近日有消息傳出,包括滬深300ETF在內的ETF基金場內交易正在醞釀採用T+0機制。據了解,有關部門正抓緊研究、落實改進這一交易制度的各項準備工作。此舉一旦成行,將有利於提升ETF交易活躍度,提高市場定價效率。而隨著ETF採取T+0交易的討論走向深入,各方人士對於股票市場恢復T+0交易的呼聲也逐漸強烈。
專家認為,從全球主要股市交易制度現狀和中國股市未來發展著眼,A 股交易恢復T+0是大勢所趨。從積極穩妥的角度出發,在未來ETF場內交易實現T+0的基礎上,考慮以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為代表的藍籌股率先恢復T+0回轉交易,不失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選項。此舉的一個附帶效應,還可活躍藍籌股交投,形成資金洼地,吸引資金走出盲目熱炒題材股的怪圈,引導市場理性投資、價值投資。
刺激交投 變藍籌為資金洼地
有市場人士認為,在長期弱市壓制之下,“多看少動”已成為目前A股投資者主流態度,低迷的交投已成為抑制市場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A股成交不活躍,週邊資金自然不敢大舉進場。而沒有真金白銀的投入,A股走出低迷難度較大。要解決這一矛盾,交易制度的改革和交易工具的進一步豐富應儘快進入決策層視野。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就指出,現行的“T+1”交易制度使股票買入後,必須第二日才能賣出,人為延長了同一股票買賣過程的時間,使交易效率明顯降低,相對降低了市場流動性。同時,T+1交易不利於股票市場的活躍。當股票市場處於連續低迷狀態的時候,T+1交易容易導致股票成交量的急劇萎縮,投資者信心不足。
賀強認為,實現T+0交易後,可以使投資者在一天內將有限的資金多次進行買賣,如此將能夠放大交易的資金數量,提高交易的效率,繼而提高股市的活躍程度,增加股市的交易量和市場的流動性,增強市場人氣和投資者的信心。
專家表示,一旦恢復滬深300指數成份股T+0交易,一個立竿見影的作用就是將使這些藍籌股成為資金洼地,吸引市場中週轉要求較快的資金走出盲目熱炒題材股的怪圈,客觀上起到引導市場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的作用。
“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股市場浮躁的炒作現象,使市場內部的資金分佈更加合理。當資金流向藍籌股後,其產生的賺錢效應也將增強A股市場對外部資金的吸引力,走入良性迴圈。”一位資深投資人士這樣暢想藍籌股實行T+0 後的市場態勢。
平衡多空 有效實現風險對衝
一位投資人士表示,目前銀行、鋼鐵、地產等多個板塊的權重股市盈率都在歷史底部,其中不乏跌破市凈率的個股。
雖然這一現象主要是基本面造成的,但也與多空力量在利用交易工具上的不平衡有著關係。
中原證券研究所所長袁緒亞就表示,由於融券賣出後當天即可買股還券,使得做空在理論上已經實現了T+0交易。考慮到目前融資融券標的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大致重合,因此使得滬深300成分股面臨的拋壓更為沉重。在滬深300成分股中實行T+0制度,將有助於多空雙方在遊戲規則上實現再平衡。
賀強則表示,股市現貨的T+1交易與股指期貨的T+0交易無法匹配,難以發揮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的作用。因為股指期貨當天買入,當天就可以賣出,可是,股票現貨當天買入當天不能賣出。股票現貨的隔夜操作不僅會導致巨大的風險,也使投資者難以利用股指期貨來規避風險。
同時,也有專家認為,實行T+0的交易制度也能達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效果。專家認為,對滬深300指數覆蓋的股票實施T+0回轉交易後,買入藍籌股的散戶只要發現大盤下跌或操作失誤可立即止損,將損失降到最低的同時,還可以在當天再次擇機入場。對於買入藍籌股並盈利的散戶,也可利用T+0交易規則當天將部分股票止盈,以有效規避隔夜外盤及政策面帶來的風險。
專家:“T+0不可與投機畫等號”
有觀點認為,中國股市尚處於逐漸成熟的歷史過程中,過度投機的現象時有發生,而T+0交易則有可能放大這一問題。但在眾多業內人士眼中,這樣的觀點未免有些想當然。賀強就指出,股市的過度投機是因為機構操縱和違法違規導致的。股市T+0交易與T+1交易一樣,只是一種股市的交易規則。股市T+0交易本身不僅不會導致股市過度投機,反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股市的過度投機。
賀強表示,在股市T+0交易的情況下,如果當日股價出現連續上漲,很多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後,出現了一定的利差,就會大量賣出股票,延緩股市的上漲;而當日股票若出現連續下跌,投資者又會紛紛抄底,大量買入股票,延緩股市的下跌。因此,T+0交易會導致投資者即時逆向操作,出現多空互相制衡,客觀上起到對市場股價的“抹平”作用,避免了股價單邊的上漲或下跌。
當然,為了更好地避免中小投資者過分短炒,T+0交易在具體制度上仍可作出進一步的細節安排。以美國市場為例,投資者在美股T+0交易是需要滿足一定條件的。由於頻繁的交易確實在客觀上會讓沒有經驗的散戶很快損失掉資本,為了避免這種風險,美國證監會(SEC)制定了PDT (Pattern Day Trader)規則,從多項指標上對小額投資者的日內交易做出了限制。國內監管部門也可以此作為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