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蘇貞昌新官上任 難燒“三把火”

時間:2012-06-01 08:50   來源:台灣網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30日在華廣網刊文表示,寄望蘇貞昌為了2016年而能整合團結民進黨,恐怕只能是願望而不能是現實,或者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原因有三:一、蘇貞昌面臨民進黨內部存在的權力分配中的結構性矛盾;二、蘇貞昌缺乏整合與團結各派系的“利器”;三、蘇貞昌難以處理與三方面的關係。

  全文摘編如下:

  5月30日,蘇貞昌正式接過民進黨主席大印。蘇貞昌的接任,恐怕也是只能高興一天就好,因為蘇貞昌上任後面臨的挑戰眾多,檢驗蘇貞昌黨主席成績的是兩年後(2014年)的五市市長、市議員、17個縣市長與議員等“七合一”選舉的“戰績”,但關鍵則是他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如何在黨內派系鬥爭中整合與團結民進黨?而黨內整合與團結問題恐怕是蘇貞昌黨主席任內難以逾越的一座大山,癥結在黨內派系政治生態與權力分配的結構性矛盾。具體而言是一個結構性矛盾、缺乏整合“利器”及難以處理與三方的關係。

  一、蘇貞昌面臨民進黨內部存在的權力分配中的結構性矛盾

  首先是民進黨內部政治力量的基本生態是派系共治,包括新潮流係、蘇貞昌係、謝長廷係、綠色友誼連線、“一邊一國”連線等派系共同決定與影響著民進黨的發展走向,由於受制于“中執會”、“中常會”等黨內決策機構中派系之間的合縱連橫,蘇貞昌作為黨主席的權力並不很大,甚至可發揮的空間相當有限。

  其次,蘇貞昌旨在問鼎2016年的政治目標與黨內其他各派基本已經達成的蔡英文再戰2016年的共識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蘇貞昌參選黨主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為了希望能夠在2016年代表民進黨挑戰國民黨,表面上是強調“沒有2014年(‘七合一’),沒有2016年”,“只有心中沒有2016,才會有2016”。但其實,蘇貞昌旨在參選2016年恐怕是民進黨內人盡皆知的“秘密”,當然也是不能說的“秘密”,這也是為何這次黨主席選舉其他四位共同要求蘇貞昌先答應不選2016年、再選黨主席的原因。因為民進黨內部各派的基本共識是只有蔡英文再戰2016年才最有可能勝選,所以,作為黨主席的蘇貞昌難以在黨內的權力分配中去非常有高度地讓各派系來共用資源,但正因為蘇貞昌要參選2016年,各派系就會紛紛與蘇貞昌及其支援系統爭搶權力與資源,由此形成惡性迴圈。

  二、蘇貞昌缺乏整合與團結各派系的“利器”

  蘇貞昌缺乏整合與團結民進黨的“高度”。因為蘇貞昌旨在2016年,就難以完全站在黨主席的位置上做全民進黨的戰略佈局與考量,就難以完全真正地“超越”自我,其所作所為也難以取信于黨內各派系。

  蘇貞昌缺乏整合與團結民進黨的“身段”。要整合民進黨需要柔軟的政治身段,蘇貞昌從政以來的最大問題就是身段不夠柔軟,人和、人緣欠缺,“霸性有餘,彈性不足”是民進黨人士及媒體對蘇貞昌的普遍評價。

  蘇貞昌缺乏整合與團結民進黨的“資源”。蘇貞昌不僅派系力量不足,完全靠新潮流係支援,而且由於民進黨在野,可供黨主席支配的政治、經濟資源比較不足,而其刻意保持的清廉形象,造成其與企業家人士的關係相對平淡,從而用以籠絡各方的籌碼有限。

  三、蘇貞昌難以處理與三方面的關係

  首先是難以處理好與政治行情持續看好的蔡英文之間的關係。蘇貞昌與蔡英文是陳水扁時代的上、下級關係,但政治的現實是蔡英文比蘇貞昌更有人氣,2011年兩人黨內初選搞得“刀刀見骨”,此次黨主席選舉又有“卡位”與“卡蘇”之爭,加上新北市、臺北市黨部主委的“代理人之爭”,兩人之間的“情結”恐怕是難以化解,而蔡英文要“持續成為選項”與蘇貞昌旨在2016年的結構性矛盾,無法讓兩人關係緩解。

  其次是難以處理好與以謝長廷為代表的黨內派系頭面人物之間的關係。不僅蘇貞昌與謝長廷的關係因為2008年的候選人之爭及競選中的“皮合肉不合”紛爭而存在嚴重的心結,而且蘇貞昌與黨內其他派系頭面人物,包括遊錫堃、呂秀蓮等的關係,也都是“相敬如冰(賓)”,蘇貞昌強勢的行事風格固然在社會與媒體上頗有好評,但在黨內卻是“政治孤鳥”,擁戴他的核心人士不多。

  第三是難以處理好與陳水扁及“獨派”之間的關係。蘇貞昌一貫追求清廉的社會形象,此目標與陳水扁的貪腐形象當然是一對矛盾,難以調和,所以在是否“特赦”陳水扁等一系列問題上,蘇貞昌既要兼顧自身形象,又要在陳水扁案件等問題上做表態,恐怕不易。而民進黨內部的極端“獨派”對蘇貞昌一貫是視為“非我族類”,只要“獨派”不離開民進黨,雙方關係就不會好轉。

  綜上,寄望蘇貞昌為了2016年而能整合團結民進黨,恐怕只能是願望而不能是現實,或者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嚴安林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