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產業快速發展 高端仍有短板

時間:2012-11-05 13:40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機床是裝備製造業的“工作母機”,高端機床是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利器”,沒有高端機床就難有高端裝備製造業。

  中國正處在工業轉型的歷史關口,由“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前方面臨著多重挑戰,機床尤其是高端機床的技術突破就是一個必須越過的門檻。

  作為裝備製造業的“裝備”,機床是先進製造技術的載體和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是裝備製造業的基礎設備,一直被業內視為製造業的工作母機,而以高檔數控機床為代表的先進裝備製造業更是衡量國家工業現代化的標誌。

  今年7月,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國工程院組織制定的《“數控一代”裝備創新工程行動計劃》提出,經過十年時間的努力,數控技術和裝置要普遍推廣應用並實現產業化,裝備技術水準和附加值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帶動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

  實踐中,國內機床產業的領軍企業——瀋陽機床集團在高端機床研製中已走出了具有開拓意義的一步,該集團自主研發的飛陽數控系統安裝在廣東、遼寧企業的400多臺高、中檔數控機床上,自2011年運作以來性能穩定可靠,解決了外國“大腦”指揮中國數控機床的“體、腦”分離的弊端,使核心部件不再依賴國外廠商的控制和壟斷,而且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水準的差距。

  業內專家分析,目前,從總體上看,國產機床技術瓶頸尚待突破,中高端市場份額佔有不足、整體品牌形象還有待提升,國內機床企業應繼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實現由大而不強向既大又強的方向轉變。

  機床產業快速發展高端仍有短板

  進入21世紀,我國實施振興裝備製造業戰略,將發展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裝備和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列為16項重點振興領域之一。在國家政策的支援和市場的拉動下,特別是汽車工業快速擴張,機床產品市場興旺。

  自2002年開始,中國連續8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國產機床所佔比重逐年提升。2011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400多億元,同比增長32.5%。

  國內機床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整機依賴進口、關鍵功能件和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尤其是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產業化進程緩慢。”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工信部賽迪智庫裝備工業研究所副所長左世全如此判斷國內高端機床的現狀。

  由於高端機床研製能力落後,部分重點行業所需機床仍為西方控制,譬如在航空發動機、汽車發動機、船用柴油機和核電機組製造等核心製造領域,依然以進口為主。

  左世全表示,機床是裝備製造業的“工作母機”,而高端機床則可以稱為工作母機中的“戰鬥機”,是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利器”,它擔負著為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慧製造裝備等其他高端裝備製造業提供高科技生產設備的重任。“我國高端機床大規模依靠進口,高端裝備製造業也就受制於人,要發展高精尖的裝備製造業,必須首先發展更加高精尖的機床製造業。”他說。

  左世全進一步分析,高端機床持續依賴國外的隱患有二:一是,歐美國家推行“再工業化”戰略,會更嚴格地限制高端精密機床核心技術向中國輸出,使得我國裝備製造業由大變強面臨很大瓶頸;二是,歐美國家重視對可能用於軍工生產的高端機床的出口限制,有可能延緩我國軍工產品升級換代步伐,從而可能影響我國國防安全。

  業內專家分析,瀋陽機床集團高端機床方面的突破,使我國擁有了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控機床“大腦”,對推進產業化意義重大。不過,總體上而言,高端機床領域,國外企業仍佔據優勢。

  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1年,我國進口金屬加工機床金額達132.4億美元,同比增長40.6%。這些進口機床都是高端機床,主要用於高端裝備製造業。

  專家指出,國產高端機床性能落後,主要是由於核心技術、先進材料等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為縮小中國高端機床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左世全認為要在四個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提高產學研用結合程度。目前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受限于項目資金,研究持續性不好。而國外企業通常具有明顯的研究方向和持續的目標,產學研用配合較好,產業化全方位優勢能得到體現。下一步要在提高研究持續性上有所作為。

  二是提高突破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意識與動力。我國大多數機床企業對主機生產更加重視,投資者也大多扎堆整機生產,配件產品生產不受重視。將來一定要在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上取得突破。

  三是培育關鍵技術和高端人才,加大社會資本投入,提高基礎研究水準,擴大產業化規模。

  四是進一步完善政策,鼓勵自主創新產品應用,擺脫對國外產品的依賴。

  高端機床引領技術突破

  受訪專家認為,隨著發達國家製造業回歸,國內機床產業必須加快創新步伐,突破技術瓶頸,實現產業戰略轉型。

  左世全表示,當前,由於我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在快速上漲,既有的人口紅利、低成本競爭優勢將逐漸失去,我國製造業正面臨“雙重擠壓”,有陷於“三明治陷阱”的風險:

  一是歐美國家正積極推進“再工業化戰略”,實質是搶佔先進製造業的制高點,正從技術及貿易方面對我國進行限制,這對我國製造業走向高端形成壓制。

  2011年6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佈實施《戰略貿易許可例外規定》,將中國排除在44個可享受貿易便利措施的國家和地區之外。隨著國內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西方發達國家均提高了對中國企業的防範意識,加大對先進技術和設備出口到中國的管控力度,而且,進口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成本急劇上升。

  二是印度、越南、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正逐漸獲得包括勞動力成本在內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新陣地”。

  具體到機床產業,以中低端機床市場為主的中國機床製造業已經開始面臨危機,來自中國機床網的數據表明,2011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高檔數控產品和專機需求仍然比較旺盛,而普通產品的市場需求明顯下降。這種變化造成行業內不少企業訂單下降,庫存和製成品增加,企業回款困難,資金週轉趨緊。在製造能力上,表現為高檔產品和專機有缺口,普通產品過剩。

  與此同時,外資機床品牌則進一步加快在中國的佈局步伐,德國埃馬克計劃今年在中國市場保持20%以上的增長,日本森精機今年也在天津註冊成立了森精機(天津)機床有限公司,預計一期年產量1200台機床。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柏林表示,面對新的挑戰,中國機床行業的攻堅對像是中高檔數控機床市場,提高中高檔數控機床的市場競爭力已成為今後重中之重的任務。

  他說,近年來,行業企業涌現出一大批中高檔數控機床創新成果,但一些產品在產業化技術和深層次技術上還有差距,市場競爭力不足。因此,企業應主動迅速調整戰略,集中優勢力量解決市場化和產業化技術難題,促進創新成果應用,以大力提高中高檔數控機床的市場競爭力。

  左世全認為,在此形勢下,高端機床的突破和發展具有兩大意義:一是將推動汽車引擎、飛機發動機渦輪盤、飛機機身、核電站構件、高速列車頭等高端裝備製造業實現徹底自主化,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製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高端裝備製造業受制於人的態勢;二是宏觀上利於裝備製造業強國建設,從根本上提升“中國製造”的品質,實現工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模式的根本轉變。

  創新跨越發展瓶頸

  受訪專家建議,當前應加快原始創新,掌握高端機床研製能力,保障產業安全。

  首先是轉變模式,大大加強原始創新力度。專家認為,我國應儘快地擺脫靜態追隨的自主創新模式,在重視整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同時,更加重視原始創新。專家表示,真正趕上和超過西方,擺脫“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需進口”的局面,必須以掌握原理和實現突破性創新為目標進行原始創新。

  其次是提倡協同創新。通過突破創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彼此間“人才、資本、資訊、技術”等創新要素活力,實現深度合作創新。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研發體系,提高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比如,瀋陽機床集團就打破現有體制,建立了行業唯一一所建在企業的高檔數控機床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技部的牽頭組織下成立了“數控機床高速精密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同時擁有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博士後企業工作站、特邀院士工作站等技術創新平臺,整合技術資源,實現多學科交叉技術的聯合攻關。

  其三是引進和培養強有力的人才技術團隊,與國內外高校合作,以先進技術推進生產,以生產實踐鞏固學術理論,以學術理論促進技術創新。

  其四是適度調整當前的進口免稅政策,在已經成熟的高端機床及關鍵部件,對國產首臺套產品提供購買補貼和保費補貼,並適度提高進口關稅,給我國高端機床企業更大的國內市場空間。(李紹飛 )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