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產業成焦點 市場等待低空開放

時間:2012-11-15 10: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在11月14日舉行的第九屆珠海航展上,通用航空再一次成為焦點。在低空開放試點向全國推廣的政策導向下,國內外相關企業、投資者都在加快通航產業的佈局。中國證券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在通航領域活躍多年、正在為中美通航合作“牽線搭橋”的美國絲翼(Silk Wings)航空公司總裁張弩。她認為,目前中國潛力巨大的通航市場仍在等待低空開放;通航產業需要長期投資,獲取智慧財產權和技術、人才培訓、支援軟體和服務平臺建設是目前較適合介入的三大領域。目前,中美通航企業之間主要有三種合作路徑,而飛機製造通常是美國通航企業選擇最先進入的環節。

  市場等待低空開放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中國通用航空的市場前景?預計有多大規模?何時有望爆發?

  張弩:我堅信中國通用航空市場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通用航空是目前中國最後一塊“處女地”。大約10年前,我常和朋友們半開玩笑地說,紅酒、滑雪、飛行是我最喜歡的三件事,但在中國都很難實現。而如今,紅酒在中國到處皆是,滑雪也越來越流行,所以是時候輪到飛行活動爆發了!

  如果比較中美兩國人口、飛機數量、飛行員數量、機場數量、GDP等數據,中國的通用航空市場大有可為。市場究竟有多大?至少和美國市場一樣大,也就是說,每年可以直接和間接貢獻經濟價值約1500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拉動就業人口超過120萬。

  市場爆發的時點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空域開放進程。當政策明朗後,基礎設施建設等會隨後跟上。接下來,待風險和不確定性消除後,大規模投資也會涌現,市場就自然而然地爆發了。

  中國證券報:當前制約中國通航市場發展的主要障礙有哪些?

  張弩:這與低空開放的動力和政策的明確有關。生意人都很精明,他們會觀望、做調研,計算投資回報率。目前國內通航市場還很難有令人滿意的投資回報率。

  我認為,制約中國通航市場發展的主要障礙有以下兩方面:

  一是管理。比如,購買一架兩座的娛樂用飛機需要民航局的批文,但申請過程費時。即使批准擁有私人飛機,實際操作中的相關規定也迫使擁有者必須進行託管,從而增加了擁有成本。

  二是缺乏軟硬體基礎設施。這在很多方面都已經體現了。值得注意的是,建設“硬體”較容易,而發展“軟體”如人才資源等更困難。

  中國證券報:基礎設施建設應先從哪些方面推進?

  張弩:基礎設施建設應從以下三方面推進。首先,更好的“軟體”以及透明的規則和程式,比如應簡化程式。程式和過程更透明對通航航空的發展尤其是早期階段的發展尤為重要。其次,建設“簡單”的通用航空機場。花費上億元建設機場尤其是供小型通用航空器使用的機場沒有必要,應該讓社區、公司甚至個人能更加容易地參與通航機場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此外,激發政府建設機場的動力,讓政府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政府將機場和相關基建設施的發展作為其民生工程的一部分。

  三環節可優先進入

  中國證券報:對於想要投資通用航空產業的資本,目前比較適合進入的是哪些環節?投資過程中應注意什麼?目前是否存在投資過熱的問題?

  張弩:這取決於資本的目的。因為低空開放的進程還不明晰,投資風險比較大,所以投資通航產業的資本應把眼光放長遠一些。

  我認為目前有三個領域比較適合投資。一是獲取智慧財產權和技術,尤其在獲得認證的飛行器製造上。設計和完全取得FAA/EASA 23 small aircraft的認證通常需要1000-5000萬美元,平均3500萬美元左右。基於美歐當前疲軟的經濟形勢,一些擁有很不錯設計甚至世界知名的飛機製造商正在尋求買家或合作夥伴,這正是低價買入的好時機。但投資者需要聘請航空專家去評估技術、智慧財產權以及市場潛力。投資者需要對那些沒有取得認證的設計尤其小心,而且需要了解中國民航局對於非認證航空器的限制。

  二是培訓。中國航空人才短缺,包括管理者、飛行員、工程師、製造人員、運營人員等。為消除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需要大量培訓這方面人才,這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較早期和穩定的投資機會。

  三是能夠為通航飛行提供支援的軟體或服務平臺建設,比如航程預設軟體/服務,能夠協助某些飛行功能的應用程式,有助於提高飛行安全的平臺/服務。

  中美合作三種路徑

  中國證券報:中美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最大區別在哪?美國有哪些成功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張弩:我對於中國通用航空會採取什麼發展模式和路徑感到不確定。在美國,通用航空主要是在政策的支援下自下而上發展起來的;而在中國,目前為止更多的是由政府驅動的自上而下的發展。在美國,人們進入通航產業多出於對這個行業的熱情以及對飛行的熱愛,而在中國,目前看來投資及投機的驅動力更大。

  至於美國有哪些成功經驗值得借鑒,我認為首先是心態,應將通用航空視為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讓更多人能夠承受得起這項飛行活動。不過,現在通用航空在美國也變得越來越貴族化了!其次,政府也是基於公眾利益的通航消費者。美國政府有上千架直升飛機和固定翼飛機用於各種用途。

  中國證券報:目前,也有很多美國企業進入中國通航市場尋找商機。通常美國企業想尋找怎樣的中國夥伴,會選擇什麼樣的投資環境?

  張弩:需要將美國和歐洲的航空企業分類來看。經營不行、需找資金的公司,他們只想活下去,所以不會很挑剔,任何能給予資金支援的夥伴都行。經營還可以、但想擴張進入中國市場的公司,相對比較挑剔,且傾向於和有航空業經驗或有能力和意願很快學習航空經驗的中國夥伴打交道。他們期待一些投資但一般希望在合作中有更大的發言權。希望通過中國投資夥伴提升自身價值的公司,則很挑剔。目前中國通航市場的成熟度使他們比較擔憂,也不太願意完全進入,他們的期望相對較高。(本報記者 汪珺)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