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消費者可能會發現,從1月1日開始,麥當勞又漲價了,部分套餐和單品的提價幅度為0.5元-1.5元之間。官方對此“依照慣例”解釋為,食材成本、運營成本上升,希望通過提價來緩解成本壓力,獲得更多收益。
近兩年來僅麥當勞就已提價了3輪,而其他洋快餐也多次輪番漲價。漲價之後,雖然洋快餐依然生意不錯,但數據顯示,其在中國市場開始顯現“危機”苗頭。去年11月,麥當勞全球同店銷售額增長2.4%,但“貢獻”主要來自歐美,不再是一向引以為傲的中國市場;而百勝餐飲此前公佈的第四季度營業預期,也預計中國市場銷售額將同比下降4%。用一位快餐業內人士比較婉轉的話來說,洋快餐在華發展速度大大放緩。背後的意思不言自明。
但筆者認為,洋快餐優勢漸失,不僅是因為價格上升,更重要的原因是不斷暴露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前不久,肯德基被爆出“違禁藥物催肥速生雞”,此前麥當勞也被央視點名批評其食品安全規定成一紙空文,這才是打擊消費者信心的根源。洋快餐在華放緩發展,從一定程度上說,對本土快餐企業的發展來說是機會,但也是警鐘:如果食品安全亮紅燈,再好的品牌也會被拋棄;對於目前處於弱勢的本土企業來說,更應該從嚴把控,才有迎頭趕上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