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妙士工廠正在進行生產線改造,完成以後,將生產達能的酸奶產品。此前,有消息稱達能已與妙士乳業簽約,由達能來收購其在北京和上海的兩家工廠。
分析認為,達能在中國的合資道路受挫之後,自主經營和獨資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尋求二線品牌,也是避免其酸奶產品長時間“斷檔”的無奈之舉。
妙士官方否認
記者了解到,達能與妙士確實有接觸和談判,但是形式是否為收購或是合資、甚至僅僅是代工合作等尚未確定。達能方面代理公關則以“不予評論”回應記者。
“我們正在改造生產線,完成以後將生產達能的酸奶新品。”1月30日,妙士乳業位於北京懷柔區雁棲經濟開發區的工廠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表示,目前達能的人已經進駐到妙士的工廠,幫忙改造生產線。
然而,妙士乳業公關部負責人王菲卻對此事予以否認,“達能目前並沒有收購妙士的工廠,我們的高層也是昨天看媒體報道才知道的”。她解釋,“只是一些傳言,沒有根據”。
據記者掌握的資訊,達能集團的相關人士近日曾到妙士北京工廠參觀過,對此,王菲給出的回復是“開發區的企業被參觀,很正常”。不過她也向記者表示,“幾年前達能確實與妙士有接觸”。
根據妙士乳業網站資訊,妙士乳業成立於1995年,以生產中高端乳酸菌飲料為主,主打餐飲市場,定位國內最大的餐桌奶生產企業。目前妙士在國內有6家分廠,分別位於北京、上海、武漢、四川、大慶、新疆等地。
此次傳出被收購的是其位於北京和上海的分廠。消息還稱,妙士乳業是因數家工廠陷入停產難以維繫才賣給達能,妙士方面予以堅決否認,並稱目前妙士工廠都在正常生產,“北京工廠正在進行設備檢修,並且還要進行產能擴充”。
上海妙士自稱是總經理辦公室的高姓人士對記者表示,上海妙士工廠正在“紅紅火火地生產”,“我們過得很好,為什麼要讓別人收購?”
儘管如此,一位曾經與妙士乳業有接觸的諮詢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妙士目前的工廠處境不佳”。他告訴記者,妙士是國內第一家做餐飲奶的企業,之前發展很快,但是在2004年以後隨著太子奶、蒙牛等競爭對手的增加,逐漸喪失了餐飲奶的渠道優勢。“妙士從2006年開始也嘗試做一些商超渠道,但是乳業競爭激烈,根本就沒有它生存的位置。”
達能獨資取向
低調與國內二線乳企合作或是收購,顯然是達能在中國屢屢受挫的被迫之舉。而更現實的背景是目前的達能也需要恢複國內斷檔的酸奶生產。
據了解,達能已經進入中國十多年了,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家真正屬於自己的工廠。達能酸奶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時,在上海和廣州有兩個酸奶工廠,但是經營狀況並不好。之後與光明乳業合作後,將兩家工廠都轉給光明乳業,由其代工生產酸奶,但直至去年年中與光明分手、年末與蒙牛合資也終止以後,達能只能將其酸奶“碧悠”品牌交給蒙牛代工生產。
儘管目前北京市場上很少見到達能“碧悠”品牌的銷售,但就代工方面,蒙牛集團新聞發言人趙遠花表示,目前蒙牛馬鞍山等工廠都在為達能酸奶代工,一切正常。
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此前曾表示,他在與達能中國的一位中層通話中了解到,由於與娃哈哈糾紛牽扯了達能很大的精力,加上與蒙牛分手還有一些後續問題要處理,達能內部關於如何重啟酸奶業務還沒有做出具體決策。但分析人士認為,達能在酸奶業務上要獨立發展經營的思路已經很明顯。目前達能也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自建工廠,但自建耗時太長,少則半年長則一年,時間拖長了達能產品會被消費者遺忘;而另外一種則是達能先劃定一些消費區域找企業代工,進行過渡。顯然,達能選擇了第二種方式。
“妙士品牌的出路是妙士希望通過達能解決的問題。”行銷專家李志起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妙士如果希望通過股份合作的方式與達能來合作,在達能看來是不太可能的。
“達能目前急需找工廠來解決其酸奶斷檔的情況,”李志起認為,“達能在華的獨資化傾向已經很明顯,達能已經不想走合資控股的路線。長期來看,找大品牌代工合作是不現實的,人家自己銷量很好都忙不過來,目前也只有把目光瞄向二線品牌。”
妙士乳業于1995年成立,以酸奶與乳酸菌飲料生產銷售為主。除去北京和上海兩家最大的工廠外,在國內有4個生產“妙士”品牌的子公司。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妙士另外4家工廠已處在關停狀態,出售工廠可能是有意要放棄。
分析認為,達能選擇妙士應是其在中國屢屢受挫折的被迫之舉。進入中國十多年,達能目前在中國並沒有一家真正屬於自己的工廠,這令達能頗為尷尬。資深奶業專家王丁棉表示,達能需要重新對中國市場進行評估,“達能在上海和北京都有強大的對手”。
去年10月15日,達能亞洲分別與上海牛奶集團及上實食品簽訂《股份轉讓協議》:達能亞洲以4.58元/股的價格向受讓方轉讓其所持有的光明乳業股份,其中向上海牛奶集團轉讓104241351股、向上實食品轉讓104241350股,共計208482701股(佔總股本的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