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急速上升 調查顯示升幅27.7%冠全球

時間:2010-04-19 14:33   來源:中新網

 

  過去一年樓價飛升,權威雜誌《經濟學人》最新一期的調查顯示,香港最新樓價數據比一年前升幅達27.7%,是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升幅之冠 中新社發 楊明靜攝

 

  過去一年樓價飛升,權威雜誌《經濟學人》最新一期的調查顯示,香港最新樓價數據比一年前升幅達27.7%,是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升幅之冠。

  香港《明報》檢視最新的中原城市指數數據,更發現不但部分豪宅價格超過97年中的高峰水準,港九新界多個地區成交活躍的大型屋苑,最近成交呎價已達到1997年首季的水準,直逼歷史高峰,當中包括沙田第一城、香港仔中心等以中小型單位為主的屋苑。

  據了解,香港特區政府正檢視市民對高樓價的反應,研究是否需要對停建居屋的政策作出微調。

  12屋苑直逼歷史高峰

  《經濟學人》比較了多個國家和城市最新公佈數據,發現香港比對一年前的樓價升幅冠全球,升幅27.7%,第二名是新加坡,升幅24.5%。

  再審視中原城市指數數據,發現12個在各區屬成交量大、單位數目較多的指針屋苑,其最新成交調整呎價(經過調整以去除個別單位的景觀、坐向和樓層等因素),已去到97年第一季的高水準,與當年的歷史高位相距不遠。例如位處元朗站毗鄰的新元朗中心,呎價4300多元,附近有一大型新盤YOHO MIDTOWN,平均開售呎價達5200元。

  在沙田新城市廣場附近的沙田中心,已有29年樓齡,過去一年成交呎價急升,已達5000元水準,相等於97年第一季。而97年最高峰時,該屋苑呎價達到約5800元。

  港大房地產及建設係講座教授鄒廣榮認為,從數據分析,香港樓市仍算穩定,但提醒大家必須留意息口在現水準下,將來幾乎只有向上,亦要留意是次香港樓市大升,是因為有很多內地資金直接來港參與,若內地收緊銀根,不說要調錢回內地,單是沒有新資金流入,對需求影響便很大。他續稱,若有人認為樓價仍可如97年前因控制土地供應而錄得瘋狂升幅,是有點不切實際。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說,《經濟學人》的數據,反映去年香港樓市在外地熱錢泊岸及信心回升下,樓價急速上升。

  許智文表示,未來一年的樓價不可能像去年般急升,但大跌因素亦未出現。他說,市民要注意發展商近期積極增加土地儲備,預料明年及後年的落成及施工單位將顯著增加。許指由於現時樓價已上升不少,投資者入貨要留意平均入貨價及交易成本愈來愈高,獲利轉手需時會較長。

  測量師陳東嶽表示,供應少足以壓倒其他不利因素,縱然短期樓價可能反覆,但仍看好香港中長期的樓價。

  負資產過來人爭復建居屋

  97年樓市泡沫爆破,不少港人淪為負資產,當年用300多萬元高價買入一個將軍澳住宅的范先生,他希望以過來人身分促請政府復建居屋,給市民多一個選擇,不要再重蹈當年覆轍。

  本身是業主的范先生不擔心特區政府出招會令樓市下調,因為他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將來可以“上樓”,“現在樓價升得太貴,香港政府太偏重地產商,個人收入的大部分都用來供樓”。

  約30歲從事金融業的郭先生,月入不多於3萬,雖然不符合申請居屋資格,但他仍希望能復建居屋,讓樓價穩定一些。他稱,自己本打算用300萬買樓,甚至5000元呎價都可負擔,但他想在港島置業,現時樓價太不穩定,故暫不會買樓。

  80後:沒可能置業

  24歲的黃小姐與父母居於沙田第一城一個500多呎的單位,她想多擁有私人空間,故近日開始留意第一城單位的呎價,發現最細的395呎單位售價達160萬元,即呎價約4000元,“完全遙不可及,沒可能置業”。她月薪約1.5萬元,扣除家用及日常開支,每月最多可儲蓄三四千元,“即要儲五六年,才有二三十萬元付首期,但屆時樓價可能又升到不知幾高,難道在未來五六年可以完全不用錢?”

  她估計自己只能負擔約100萬元的細單位,“其實以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個月掙萬多元,怎能負擔近200萬元的樓?”

  黃小姐聽說父母于1980年代以數十萬元買了第一城的單位,“當然以前人們買樓都要捱,但最少以前的物價沒現在那麼高,以現時月薪和生活費水準,要儲錢買樓,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