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許多重要的資訊。其中,會議提出的“要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的相關內容,格外讓人關切。
我們認為,人們關切這樣的內容,不僅因為這些政策構成了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增加居民消費需求”、“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尤其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事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擴大內需應該說是近些年來一再強調的話題。去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現的外貿需求下滑及其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衝擊,使擴大內需的必要性越來越突出。因此,在部署明年工作時將擴大內需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自然不出人們所料。然而,將擴大內需與增加居民消費需求和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等任務更緊密地結合起來談,使人們的期待大為不同。顯然,擴大內需的前提是擴大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進一步說是要培育、創造一個不斷增長的、龐大的消費人群。而這一切,首先需要靠提高人們的收入,特別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準,靠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提高幾億農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來實現。
關於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體制的問題,早在中共十六大時就有“補低,擴中,調高”的說法。從當前的形勢來看,“補低”,即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準和使農民增收毫無疑問是必須優先考慮的。與此同時,我們認為“擴中”,即想方設法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準,同樣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這一方面是因為,一個“橄欖型”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一個不斷成長的中產階級的形成,能夠有效防止貧富兩端日益加大及其逐漸突出的矛盾,是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穩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大,本身仍很脆弱,最近一兩年金融危機的衝擊又讓許許多多的中小企業主、公司白領以及新就業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們備受影響,收入下降,心理受挫,消費慾望不足。顯然,在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體制時既要關注“補低”,充分照顧到弱勢群體的利益;同時也須注意“擴中”,注意不要出現新的弱勢群體。如此統籌兼顧,應該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然是“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當然包括“調高”,即利用多種手段措施調節、抑制某些人群、某些行業不合理的高收入。前不久,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曾表示,當前部分企業職工福利費發放或支付不合理,比如中央企業每人平均福利費支出為3387元,最高的企業每人平均福利費支出為4.46萬元,佔工資總額26%。這儘管只是一個事例,但類似的收入畸高的現象,客觀上擴大了社會收入分配差距,並使其他收入階層的人感受到不公平,對此進行必要的調整將會在社會公眾中產生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