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在第十七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要維繫較強勁的增長態勢,必須通過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同時應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實現全要素生產力的提高。
王一鳴說,我國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應從結構性變化的因素來制定改革方案。他認為,這一輪經濟增速放緩突顯出我國內生經濟結構的變化。我國經濟面臨若干大的挑戰。
王一鳴提出,從國內因素來看,也有幾個突出的問題。一是生產要素成本迅速上升,勞動力、土地及其他資源的成本均有上升的壓力,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尤為突出。第二則是產能過剩的巨大壓力。過去,擴張后的產能中相當一部分是依靠國際市場來消化,如今國際需求收縮也將進一步加劇國內產能過剩的壓力。“鋼鐵、有色金屬、水泥行業的產能規模均達到了以前難以想像的地步,新興產業中的光伏行業,因受到美國雙反影響,同樣面臨嚴重過剩。”
他認為,在資本投入放緩的情況下,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全要素生產力,這是經濟轉型的根本。未來,我國必須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技術創新的速度。王一鳴建議,其一,優化資源配置應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做起,從老百姓最期盼的領域做起,從政府自身做起,以尋找改革的突破口;其二,面對新的產業變革潮流,一定要加快技術創新的步法,全面提升企業的研發能力,提高我國企業最薄弱環節的競爭能力,改變原有的生產模式,提升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