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成交數據顯示,今年3月,全市商品住房市場成交量回落,成交均價19679元/平方米,19個月以來首次同比下降。”12日,一則《北京新房價格19個月首降》的新聞引起各界關注。
這則新聞稱,3月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環比下降26.7%,同比下降了10.9%,這是自2009年9月以來,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首次同比下降。
該消息被報道後,很快引起廣泛的質疑。11日晚間,便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指出,數據來源有待考證,成交價格的真實性值得懷疑。據了解,此前北京市統計和住建部門甚少主動發佈成交價格。
另一種質疑來自民間。不少聲音認為,上述降幅數據與實際感受出入較大,並不是市場情況的真實反映。
北京罕見主動發佈房價數據
“3月份市場成交價格的確有所下降,但降幅絕對沒那麼大。”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明確表示,尤其從同比來看,有關部門披露的上述降幅“很成問題”。
他還透露,該組數據由政府部門提供給北京市部分媒體,同時還委託其所在機構予以“解讀”,意在強調調控政策的效果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北京市政府部門首次主動發佈房屋成交均價。此前,北京市住建委不做樓市成交數據的發佈,儘管其下屬的“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公佈各項目的銷售價格和套數,但並不統計市場整體交易均價。
上述網站公佈的數據同樣屢受質疑,除數據滯後外,網簽價格低於實際成交價的現象也一直被詬病。而從去年10月開始,上述網站便不再公佈歷史成交數據,僅發佈當日的成交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