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時代發展

2018-06-22 12:08: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時代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運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完整而系統地闡述了如何正確看待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如何從重大政治問題和重大社會問題高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如何以綠色發展引領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如何以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從而切實地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生態權益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自然觀、生態政治觀、綠色發展觀、生態權益觀。

  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辯證自然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將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首要原則確定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要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這些深刻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辯證自然觀的繼承和發展。

  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重要思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詳細闡述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向馬克思學習什麼、如何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問題,其中一個方面的內容是“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

  馬克思從人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維度詮釋人與自然關係,將自然界視為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生成著的自然界,將自然當作是一個複合系統,既包括人與社會在內的一切存在物即物質世界本身,又包括作為“人的無機身體”的生態環境。

  馬克思不僅承認自然界的客觀實在性及其對於人類的優先地位,而且從實踐出發去考察人與自然關係,既以實踐的觀點去理解人與自然的分化與對立,又從實踐活動出發去探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從而科學地說明瞭人與自然關係,創立了將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結合在一起的科學的自然觀。

  馬克思認為,自然界對於人類而言具有客觀實在性,與人類存在著雙向互動性,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馬克思高度重視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同時強調,這些生產和再生產,都要以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為前提條件。一方面,人本身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沒有自然界就沒有人本身。“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穩的地球上吸入並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現實的、有形體的人”。馬克思形象地指出,人有兩個身體,一個是他的有機身體即血肉之軀,還有一個是無機身體即外部自然界。人“作為自然的、有形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動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勞動,但是勞動從來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和自然環境結合在一起的。“沒有自然界,沒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勞動者就什麼也不能創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勞動者用來實現他的勞動,在其中展開他的勞動活動,用它並借助於它來進行生產的材料。”馬克思談到歷史的前提時認為,它既包括了個人的肉體組織、生理特徵,受肉體組織所制約的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也包括了各種自然條件,如地質條件、地理條件、氣候條件等等。他指出,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多次強調自然條件對勞動生產率的制約作用,告誡人們不能離開自然條件抽象地談論勞動和勞動的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等重要論述,鮮明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辯證自然觀。

  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政治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將生態問題上升到重大政治問題和重大社會問題的高度,強調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品質。我們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政治觀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科學地闡述了生態與政治的內在關係,認為在由“自然—人—社會”所構成的社會有機體中,生態問題已經超越了人與自然關係的界限,而成為一個與一定社會的政治制度緊密地聯繫起來的重大政治問題和重大社會問題,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自然關係背後隱藏著的人與社會的政治關係,分析了人和自然關係緊張與人和社會關係緊張之間的內在關聯性,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生態危機背後蘊藏著的深刻的政治危機、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和文化危機,提出了要通過政治制度和政治意識形態的變革尋找解決生態危機的主要出路。

  馬克思要求人們在認識人類社會的各種政治現象時,必須將其與生態環境緊密地結合起來,要從“自然—人—社會”構成的整體系統的高度研究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基本趨勢。馬克思主義生態政治觀將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視為休戚與共的共生體,那種幻想改變自然規律和隨意征服自然的做法既是極端天真、幼稚和錯誤的,同時,會引發嚴重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馬克思運用“每一種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以及人類過多地干預自然界必然會遭到自然界報復的道理,說明各種自然災難的背後,都有人類對自然不友好的深層次的政治原因,與政治動蕩的發生、政治決策的失誤和政治路線的錯誤等都存在著緊密聯繫。而只有將生態問題視為重大的政治問題,才能自覺地從政治的高度保護好生態,主動地協調好人與自然關係,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和實現民生福祉。

  我們黨講政治,就是要講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切身利益和長遠利益,就是要為老百姓著想。從馬克思主義生態政治觀出發,生態環境必定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和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綠色發展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要全面推動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根本大計的戰略高度,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綠色發展觀。

  馬克思認為,要通過尊重自然環境和善待自然環境達到可持續發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地租理論時說:“從一個較高級的社會經濟形態的角度來看,個別人對土地的私有權,和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私有權一樣,是十分荒謬的。甚至整個社會、一個民族,以及一切同時存在的社會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們只是土地的佔有者,土地的利用者,並且他們必須像好家長那樣,把土地改良後傳給後代。”馬克思認為我們留給子孫耕作的應該是改良了的好地,而不是一般的地,更不是被人類污染破壞了的孬地。馬克思還認為,不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勞動是有害的勞動。“依我說來,勞動本身——不僅在它目前的條件下,而且一般地說只要它的目的僅僅在於增加財富——是有害的、造孽的。”馬克思這一思想是十分深刻的。他反對了那種離開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談論勞動和生產力的錯誤。馬克思指出,只有共產主義社會才能最終消滅勞動異化、人的異化、自然異化現象。因為“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於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他們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馬克思既描繪了綠色發展的美好圖景,又指出了綠色發展的制度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是構建高品質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重點是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佈局,調整區域流域產業佈局,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迴圈連結,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這些深刻論述,強調了綠色發展的價值,指出了綠色發展的路徑,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綠色發展觀。

  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權益觀

  習近平總書記以深厚的人民情懷看待生態文明建設,指出要以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要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飲用水安全,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範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表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以切實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生態權益的價值訴求,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權益觀。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觀點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命題和根本價值訴求。馬克思將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看作是人的各種權益實現的過程。生態權益作為人權的重要內容,是直接影響人以及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帶有基礎性和根本性的權益,對於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予以決定性影響。馬克思主義認為,生態權益是人在與自然界發生關係的過程中對於自然環境的基本權利以及行使這些權利所帶來的各種利益。如佔有、利用以及享受自然環境資源的各項權利以及給人所帶來的各種利益。生態權益貫穿于每一個個體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過程,同樣,也貫徹於人類社會從產生到消亡的全過程。爭取人的生態權益,特別是爭取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態權益,是無產階級階級解放和個人解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真諦。

  這啟示我們,要更加注重生態文明與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緊密聯繫,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態權益,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作者:方世南,係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