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與人民共情
永遠與人民共情(人民論壇)
人民日報 汪曉東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有一群特殊的戰士——馳援武漢的445名新聞工作者。疫情發生後,他們主動請纓、奔赴一線,與湖北和武漢媒體同行並肩作戰,一次次深入醫院、方艙、重症病房,捨生忘死記錄下無數個驚心動魄的現場,采寫出一大批感人肺腑的報道,充分發揮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重要作用。他們是一群英勇的記者,也是一群無畏的戰士。
在和平年代,冒著生命危險採訪,這樣的經歷對記者來說非同尋常。在經歷生與死的考驗之後,大家對於新聞輿論工作,對於記者這個職業,無疑有了更多更深的體會和思考。
問過一位多次深入重症監護病房採訪的“90後”同事怕不怕,他說“上了戰場就忘記了害怕”。採訪過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一位同行說,從這位患漸凍症的硬漢身上“看到了英雄的模樣”。和眾多攝影師一起為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拍攝肖像的同事說,4.2萬多次拍攝,4.2萬多次感動,眼淚一次次打濕了口罩……
每一天,記者們都在見證、記錄和講述這場史無前例的戰役,而這個戰場以及戰場上的所有人,也給了記者們太多的感動和感悟,這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也會照亮今後的人生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抗擊疫情的戰場,正是增強“四力”的實戰課堂。
在抗疫報道中,有項工作特別引人關注:在疫情暴發、整個武漢醫院“一床難求”的危急時刻,前方記者一起行動,幫忙收集“四類人員”(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和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資訊。中央指導組及時批轉湖北省、武漢市,要求迅速核實解決。人民日報為此發起全媒體行動,通過網路平臺廣泛徵集求助資訊。求助平臺推出之後很快刷屏,每天收集到大量的求助資訊和問題線索。也正是這樣一個求助平臺,開闢了生命救援的綠色通道,助力查清“四類人員”資訊,有力推動了“應收盡收,刻不容緩”落實落地,數千名患者得到了及時救治。有關方面認為,這項工作為疫情防控提供了一手資料和決策依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所有人都是戰士,是戰士就要衝鋒,就要救人,新聞工作者也不例外。提供一條有效的求助資訊,就能挽救一條生命,其意義和價值是任何一篇報道都無法比擬的。開通這個網路求助平臺,是全媒體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一個創舉,凸顯了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為其賦予了更多內涵。
“太及時了!”“功德無量的大好事!”“這就是一條生命通道!”……很多網民這樣留言。“得知求助的患者順利入院的消息,比什麼都高興。這個時候,救命比什麼都重要!”前方同事這樣說。一位參與收集求助資訊的同事說:“他們是陌生人,但也是我們的親人!”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秉持這樣一種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
疫情防控是一場大戰,也是一場大考。對新聞工作者來說,這場大考考出了什麼?考出了政治素質,考出了業務水準,也考出了與人民群眾的感情;考出了傳播力,考出了戰鬥力,也考出了與人民群眾的共情力!
上連黨心,下接民心——作為新聞工作者,就要始終當好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為新聞工作者,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在抗疫的主戰場踐行“四力”,這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經歷;永遠與人民共情,這是新聞工作者一生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