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奮力推動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高品質發展

2022-06-20 09:50:00
來源:《求是》2022/12
字號

  作者:郭聲琨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成就彪炳史冊。黨和人民百年奮鬥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在法治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積累的寶貴經驗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揭示了黨團結帶領人民推進法治建設不斷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為我們不斷開創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提供了豐厚滋養。

  《中國共產黨百年法治大事記》(以下簡稱《大事記》)的出版,是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化法治領域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部署,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重要舉措。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從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深刻領會總結黨的百年法治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

  第一,總結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是牢記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就是一部矢志不渝運用法治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鬥史。這一百年,既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一百年,也是黨領導人民追求法治、探索法治、建設法治、推進法治、厲行法治,迎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百年。總結運用好黨的百年法治奮鬥歷史經驗,才能更準確把法治建設的過去、現在、未來有機貫通起來,更深刻把握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制度邏輯,在新征程上更好堅持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第二,總結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是增強歷史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百年奮鬥,我們黨始終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團結帶領人民深入探索並成功開闢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贏得人民擁護、具有顯著優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條道路充分展示了黨的優良法治傳統、堅定法治信仰,充分體現了黨始終堅持法治為民、奉法強國的強大決心意志,充分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總結運用好黨百年法治奮鬥歷史經驗,有助於我們不斷堅定“四個自信”,深化對法治建設歷史規律的把握,看清楚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更好運用歷史智慧判斷形勢、把握主動,進一步增強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信心信念。

從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奮力推動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高品質發展

  第三,總結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是強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黨百年來領導法治建設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論和實踐來源。習近平法治思想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基礎上,對黨的百年法治奮鬥歷程進行科學總結,以新的視野、新的認識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新的實踐力量。奮進新征程,我們要更加深刻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與黨的百年法治奮鬥歷史經驗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偉大理論品格,不斷強化理論武裝、推進理論創新,真正學懂弄通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這一強大思想武器,不斷開創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第四,總結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是提高政治能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的必然要求。“兩個確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時代呼喚、歷史選擇、全黨所願、民心所向。歷史充分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指引。總結運用好黨的百年法治奮鬥歷史經驗,有助於我們從法治維度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深刻認識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集中統一領導的歷史必然性。我們要把黨的百年法治奮鬥歷史經驗有效轉化為堅定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確保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

  二、深刻把握黨的百年法治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

  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法治奮鬥,在進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奮進、自總結中提高,為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浴血奮戰中發端起源、持續探索,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革故鼎新、體系初成,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恢復重建、加快完善,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守正創新、鑄就輝煌,黨領導人民走過的百年法治奮鬥偉大征程,譜寫了人類法治文明發展史上的壯麗篇章。

  ——黨始終注重科學理論指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取得重大成果。黨從成立之初,就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法治實踐探索的理論指南。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提出一系列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法律思想和原則,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徵出發,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形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相結合,創造性提出關於全面依法治國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黨始終注重加強和改進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從革命年代適應時局變化和不同階段中心任務開展法制建設,到新中國成立後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恢復重建法治號角,到黨的十五大確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不斷加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法治建設的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予以有力推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並作出系統部署。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完善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援司法、帶頭守法制度,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2020年11月,黨歷史上第一次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制定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一規劃兩綱要”,推動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邁入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新階段。

  ——黨始終注重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彰顯。黨始終高度重視憲法建設,從革命時期頒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通過的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這些探索和實踐為新中國憲法制度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從新中國第一部憲法“五四憲法”,到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全面修改後施行的現行憲法,黨通過制定實施憲法,有力推動和保障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加強憲法實施監督,成立憲法監督專門機構,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達到前所未有高度。

從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奮力推動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高品質發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圖為北京政法學院的同學們,以歡樂的心情趕制國慶節遊行用的巨大模型,慶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誕生。新華社記者 毛松友/攝

  ——黨始終注重推進良法善治、立法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並日益完善。黨在成立初期領導工人運動時,就十分注重通過制定法令支援、推動革命鬥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央蘇區先後頒布120多部法律、法令,陜甘寧邊區政權建立後制定了1000多部法律、法令,華北人民政府也制定頒布了200多項關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規,這些法製成果為鞏固革命政權、奪取革命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後,在較短時間內制定了憲法、國家機構組織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制度,社會主義法制體系框架確立並逐步完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目標後,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步伐明顯加快。2011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宣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完善立法體制機制,統籌推進立改廢釋,編纂民法典,加強法規規章備案審查,法律制度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備。

  ——黨始終注重推進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法治政府建設持續加強。從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後頒布關於組織機構、懲治貪污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令,到陜甘寧邊區政府推行“精兵簡政”,依法行政是政府一以貫之的基本原則。新中國成立後,各級人民政府相繼建立,真正實現了人民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改革開放後,先後進行8次政府機構改革,政府規模不斷縮減、職能不斷優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連續頒布實施兩個五年綱要,接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普遍建立,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準明顯提升;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水準不斷提高;“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日趨完善,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突破性進展。

  ——黨始終注重推進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社會主義司法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早在1922年,黨發表的對於時局的主張中就包含改良司法制度、廢止肉刑等內容。從領導工人運動時設立仲裁部、軍法處等具有司法裁判性質的機構,到中華蘇維埃政府設立最高法院、工農檢察部等,司法始終是黨團結人民群眾、維護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新中國成立後,劃清了新舊司法制度界限,明確了司法工作目標和任務,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司法體系。改革開放後,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得到進一步加強,確立實施寬嚴相濟的司法政策,司法體制改革正式啟動,司法工作發展進入快車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加快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司法責任制和員額制,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司法職權配置不斷優化,一批重大冤假錯案得到糾正,司法品質、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黨始終注重推進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法治社會建設不斷展現新氣象。黨在成立之初,就將為了群眾、依靠群眾作為法治實踐探索的重要導向。從土地革命時期組織工會、農會開展革命鬥爭,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蘇維埃政府,到陜甘寧邊區依靠鄉村農民大會及其選出的委員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實施土地制度改革,黨的群眾路線貫穿始終。新中國成立後,黨建立並不斷完善人民參與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和法律制度,“楓橋經驗”成為貫徹群眾路線化解矛盾的典範。改革開放後,黨制定實施了第一個五年普法規劃,並提出要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人民群眾依法參與社會治理渠道不斷拓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推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著力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準。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七五”普法圓滿完成,“八五”普法順利實施,全社會法治觀念進一步增強,全民守法邁出新步伐。

  ——黨始終注重做國際法治的倡導者和維護者,為構建人類法治文明新形態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從革命年代黨派代表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到新中國成立後,審時度勢推動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從倡導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旗幟鮮明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到改革開放後提出和平和發展是時代主題,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我國法域外適用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成果豐碩,反腐敗國際合作成效顯著。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完善,推動國際治理體系變革,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明為人類發展進步作出新貢獻。

從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奮力推動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高品質發展

  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群眾遊行中的“民主法治”方陣。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黨的百年法治奮鬥歷程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經驗。比如,要堅持黨的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人民至上,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要堅持理論創新,不斷運用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引領、指導法治建設實踐。要堅持中國道路,始終立足中國國情、紮根中國文化、解決中國問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要堅持服務大局,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保障作用。對這些寶貴歷史經驗,要深入總結、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三、深入學習宣傳《大事記》,不斷為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教育引導全黨同志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我們要把學習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始終掌握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歷史主動,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建設法治中國的強大信心和動力。

  第一,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證明,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指導思想。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讀原文學原著悟原理,在學習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中更加深刻認識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淵源、實踐基礎、豐富內涵、重大意義,切實做到學懂弄通做實。要持續加強對習近平法治思想原創性貢獻的研究闡釋,結合新的實踐、立足時代要求,推動這一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強大的真理力量。

  第二,進一步增強大局觀念,堅持不懈推動法治保障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總結歷史經驗,是為了更好凝心聚力、推動工作。要強化系統思維,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目標,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強化戰略思維,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做好法治支撐,準確判斷法治建設面臨的時代要求,不斷提高保障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預見性、創造性。要強化底線思維,不斷提升運用法治方式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和水準,依法做好疫情防控,續寫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第三,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堅持不懈增強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歷史經驗表明,只有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黨的事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學習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同依法維護人民群眾根本權益結合起來,真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堅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不斷健全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的法律制度體系,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圍繞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司法力度、加強公共法律服務等,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在法治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繼續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第四,進一步弘揚創新精神,堅持不懈推動法治領域改革發展。唯有開拓創新,才能適應潮流、贏得主動。要持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繼續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民事訴訟繁簡分流改革、公益訴訟制度改革等,健全司法制約監督機制,不斷健全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要圍繞完善國家行政體制、優化政府職責體系,繼續深入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放管服”改革、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等,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要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領域改革經驗做法和短板不足進行全面評估,研究提出並推動落實新一輪法治領域改革的意見措施。

  第五,進一步堅定歷史自信,堅持不懈築牢“關鍵少數”和法治工作隊伍法治信仰。學習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對於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和法治工作隊伍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意義重大。要用好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推動將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教育培訓課程內容,進一步築牢“關鍵少數”的法治信仰。要完善法治工作隊伍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把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作為必修課、常修課,著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法治工作隊伍。要著眼提升政法隊伍建設實效,把學習黨的百年法治奮鬥史作為重要抓手,進一步提升政法系統自我革命意識、忠誠履職能力。

  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趕考路上,我們要傳承弘揚黨百年法治奮鬥的歷史經驗,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不懈奮鬥!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