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審湄公河案主犯,彰顯司法主權

時間:2012-09-21 14:56   來源:新京報

  湄公河四國司法合作經驗,將給我們拓展更深領域和更多國家之間的司法合作,提供寶貴經驗。

  20日,昆明中級法院開始公開審理湄公河“10·5”中國13名船員遇害案,6名被告被控故意殺人、運輸毒品、綁架、劫持船隻等罪名,被告人中有緬甸國籍的糯康和泰國國籍的桑康·乍薩。據信,這是首例“外國人在境外針對中國人的犯罪”在中國法院依中國法律的刑事公訴。

  依照中國《刑事訴訟法》第16條,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此規定包括了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犯罪,也包括了外國人在境外針對中國公民的犯罪。尤其是在被視為本國領土延伸的航空器、船舶內,針對中國公民的犯罪。

  2009年,持有英國護照的阿克毛,在中國境內販毒,觸犯中國法律,依法被判處死刑。2011年,強迫中國婦女在非洲安哥拉賣淫的11個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國受審,因這些犯罪嫌疑每人平均為持有中國護照的中國公民。

  一直以來,由於司法協助等國際合作方面等障礙,外國人在境外針對中國人犯罪的大案要案,並沒有能順利由中國司法機關實質行使司法管轄權。這樣的缺陷,影響了中國司法主權形象。司法主權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司法主權的受損,也會傷害到國家主權形象。

  糯康被中國法院公審,是中國與大湄公河次流域國家長期友好合作的結果,是相關各國密切進行司法協助後形成的必然結果,也是湄公河四國聯合執法機制建立後取得了一項重要司法管轄勝利。

  依照這一司法合作精神,緬甸、寮國、泰國等司法機關也派員前來中國對糯康等要犯進行了提審,在昨天昆明法院公開審理中,相關國家的外交及司法機構人員,也旁聽了整個庭審過程。“10·5”案中涉案的泰國軍方人員,則因其特殊軍事司法制度等原因,未能引渡到庭候審,但在糯康案定案歸檔之後,由中國法院形成的司法證據和相關線索,將被適用於泰國相關司法機構對涉嫌犯罪的軍人的移送公訴和審判中。

  可見,司法主權的捍衛,始於以最大的積極性推進國際司法合作之“第一步”。面對在境外的中國公民越來越受到跨國犯罪及有組織犯罪等威脅,更大範圍的國際司法合作網路亟待有效建立起來。

  湄公河四國司法合作經驗,將給我們拓展更深領域和更多國家之間的司法合作,提供寶貴經驗。唯有司法主權的落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好在境外中國公民的合法利益,也才能給國際經貿、人員交流、國際技術合作等產生正向促進作用,中國公民也才能在國際範圍內受到普遍的尊重。

  糯康被公審,釋放了這樣一個強烈資訊:中國政府擁有保護海外中國公民利益的決心與意志,任何藐視中國法律、踐踏和侵犯中國人權利的犯罪,都將受到中國法律的追索,不論犯罪地點是在境內還是境外。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