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個案,要緩解公眾對環境安全的普遍擔憂,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比如,對身邊的“毒地”等污染源,進行拉網式篩查,拿出整治修復方案。
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建在“毒地”旁邊,官方承認已有上百名學生體檢異常,真相還未水落石出,江蘇海安縣一所學校多名學生又被發現出現流鼻血、身體瘙癢等症狀,家長懷疑與周邊幾家化工廠有關。對此,海安縣發佈的最新消息稱,當地化工園區所有企業將停產整頓。
傳播學上有個現象,一個公共事件發生後,往往會有同類事件接連被曝出。同樣是學校與有毒污染源為鄰,同樣發生在江蘇,人們便很容易產生聯想。雖然兩起事件可能沒有直接關係,也不能確定是否因為“毒學校”的報道,才引起家長對孩子健康狀況的關注,但這兩起看似孤立的事件,仍會引發擔憂:還有多少學校,與有毒有害的污染源比鄰而居?
海安這所學校學生的身體不適,是否與旁邊的化工企業有關,官方還沒有給出明確答覆,但從當地做出的全部停產決定,可以判斷家長的懷疑並非沒有根據。兩起事件稍有不同的是,常州是在處理“存量”污染時,因違規操作引發有毒污染物擴散,而海安這所學校旁邊的化工園區,多家化工廠一直正常生產,學生受污染侵害的危險一直存在。之所以最近才聞到刺激性氣味、出現學生集體不適的情況,有人推測是因為氣候和風向的原因。
可是,學校和化工園區比鄰而建,是否存在安全風險,距離多遠才安全,都要經過科學認真的環評。氣候和風向的變化,理應在環境評價考慮的範圍內,因此,不能用自然條件原因為污染事件開脫。
對於這起在當地引起不滿和恐慌的污染事件,負責任的做法是認真調查、科學檢測,在查明原因的基礎上及時採取對策,同時向公眾說明情況。這和公眾輿論對常州“毒地”事件的要求是一樣的。
但是,即便個案得到解決,人們仍會追問:學校本應是最安全的地方,為什麼學生的身體健康都無法保障?不只是學校,還有多少居民區和公共場所建在污染源之上,或者與毒為鄰?
由於粗放式發展和環保水準所限,我們過去製造了比較嚴重的“生態赤字”。化工企業遺留的“毒地”等存量污染還有不少,一些不守法的企業還在製造增量污染。對於身邊可能成為定時炸彈的污染源,政府和民眾如果心中沒數,缺乏制度化監管,人們就會生活在無助和恐慌當中。
跳出個案,要緩解公眾對環境安全的普遍擔憂,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比如,對身邊的“毒地”等污染源,進行拉網式篩查,拿出整治修復方案;環保部門要掙脫地方利益束縛,對不合法的項目亮紅牌;還要完善環境評價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引入專業監督和公眾參與,讓環評真正形成硬約束,而不是為污染企業和違規建設背書。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