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農業供給側改革呼喚更多“城歸”

2016年12月19日 13:33:0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對衝日趨嚴重的農民老齡化對農業現代化的不利影響,要用好在城市受過現代產業訓練後重返農村的“城歸”。他們是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合適種子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目標,是讓生產要素流向效率更高的經營者,推動新興需求和供給能力在新的基礎上對接,形成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而現代農業,正是新生產要素的一個重要流向地。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明年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來抓。

  當前,中國農村其實正走在新一輪結構性變遷的起步階段。一方面,逐步細化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讓土地資源向更有效率的新型經營主體集中;另一方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將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利,既為資本進入現代農業提供空間,也建立了防護堤。目前,農村現代化缺的是能把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結合起來的合適人選。

  人的流向,是社會活力最重要的表徵。我國農業面臨的成本上漲、價格倒挂、增收趨緩等突出矛盾和問題,一個根本制約是農村適齡勞動力長期凈流出,農業經營方式轉變滯後。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不多時,“家家包地、戶戶種田”的經營方式,就能激發農村的活力,但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深入,農業副業化、農戶兼業化、農民老齡化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培育懂農村、有闖勁且留得住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就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解決好這個問題,關鍵在於提升農業資源配置效率,增加農村和農業的吸引力。做好這篇大文章,無法通過簡單地不斷減少農業人口來實現。儘管目前我國第一產業就業佔比仍然偏高,還處在“要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的發展階段,但新型農業經營者不能全指望目前一直在農村從事農業的人。他們中有些人經過培訓的確可以勝任這一角色,但在開拓意識、市場經驗及經營才能、資金實力等方面,確實也存在較大局限性,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們的成長空間和可能性還在逐步下降。

  對衝日趨嚴重的農民老齡化對農業現代化的不利影響,需要拓寬視野,用好外部力量,尤其是在城市受過現代產業訓練後重返農村的“城歸”。對農村現代化建設而言,他們是合適的種子。事實上,隨著各種生產要素的集聚和制度利好的釋放,近年來從農村走出去的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的越來越多,甚至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也開始下鄉創新創業。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到了450萬人,還有約130萬居住在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下鄉創業創新。經濟學家厲以寧對“城歸”寄予厚望,甚至視之為中國新的人口紅利,應該說指出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這些對農村有認同感的“城歸”,或可適度平衡農村變革過程中的各種負外部性。

  當然,呼喚“城歸”改善農村勞動力和經營主體的結構,實現代際更替,不是要搞“逆城市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業勞動力向外轉移就業、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定居,仍是大趨勢。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有意願、有條件的人變為“城歸”,來改造農業農村,活躍農村經濟,本質上是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互動。當城市的資本和人才以更合理的方式推動農業現代化,把更多的農業人口更平穩地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才能為中國的新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作者:葉興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