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供給品質的改革,不是讓一艘船調頭,而是整個艦隊要轉向,從單純追求數量的動力機制,過渡到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
農業供給品質不高,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前不久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提高農業供給品質作為主攻方向,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無疑是有的放矢。
農業供給品質問題,不單指純粹的品質達標問題,還在於農產品供給不能很好地滿足消費者生活品質提高和健康生活的需要,以及農業投入不合理、農業資源消耗過度及環境惡化等對未來收益的損害。
事實上,我國已經加大了農產品品質安全監測,公佈的農產品品質安全達標率近乎100%,近幾年亦未發生農產品品質安全重大惡性事件。但客觀地說,由於農業化學投入物的濫用,消費者對國產農產品的信心尚未完全建立起來。我國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養活超過世界20%的人口,卻也使用了佔世界30%以上的化肥。在一次有幾十個農民朋友參加的座談會上,筆者曾提出一個問題:農業生產中施用的化肥農藥是否過多?在座的農民幾乎異口同聲回答:過多了。再問:為什麼要用那麼多?農民反問說:不用那麼多化肥農藥,怎麼長莊稼?
然而,使用多少化肥,不只是農民的價值選擇題,還受許多因素限制或驅動。長期以來,我國農業走的是一條艱難的路,在農業資源受約束的情況下,還要不斷提高農民收入。這導致了不斷提高農產品數量的政策傾向。比如,為了避免化肥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給農民造成負擔,設計了農資綜合補貼政策以提高積極性。農業科技資源配置,也明顯地向高產品種選育及技術推廣傾斜。現有的政策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最大目標都是提高產量。因此,農業供給品質的改革,不是讓一艘船調頭,而是整個艦隊要轉向。
此前進行的幾輪農業結構調整,雖然要求農民面向市場調優生產,也解決了結構調整前的財政負擔過重、農民賣糧難和打白條等難題,但基本上都是在農產品數量上做文章,並未有效地熨平農業生產週期性波動的問題。
發展到今天,改革形勢也在悄悄地起變化。消費者對品質要進一步提高,農民需要尋求新的增收空間,加上國際市場影響加大,這幾個因素合在一起,客觀上要求我們轉換農業發展方式,從單純追求數量的動力機制,過渡到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
農業供給品質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機制來決定,但農業結構調整必鬚髮揮好政府作用。政府不推動,片面追求農產品數量的發展方式還將持續下去。然而,政府部門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上。只要能守住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這三條底線,沒必要過於細緻地去干預農業產業結構。
與之相應,農業政策的設計與實施,必須充分體現出優質優價原則的核心地位。比如,在執行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同時,可以根據品質差別適度拉開檔次。托市收購價的影響因素,除了水分和雜質,還應把營養含量、純度等體現品質差別的參數包括進來。在重金屬污染和地下水消耗過度等不適宜生產地區,停止托市收購政策。這些地方的農產品,政府要積極推動品牌建設,設定嚴格標準,並重新調整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為其提供不同方向的科技支撐。總之,要把提升農業供給品質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讓支撐農業生產的技術體系和政策措施,整體轉向有利於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的軌道上來。(作者:李國祥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