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無人機監管,首先需要法規保障。無人機已迅猛發展成一個新興行業,其安全使用的行業技術標準和製造規範必須及時出臺。以相關規範為基礎,還要推動地方及國家的立法工作,確保無人機的研製生產、銷售使用運作在法制軌道上。
近一段時間,國內多個機場空域頻繁發生無人機非法飛行事件。5日,媒體從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獲悉,該機場凈空保護區近期連續發生多起無人機非法飛行事件。3日下午,深圳機場有航班機組報告在起飛及落地過程中發現不明升空物,導致多個出港航班延誤。2日晚,綿陽機場附近上空發現不明飛行物,導致航班延誤或備降。
各種升空物如果與民航航班發生撞擊,或被吸入發動機,可能造成機毀人亡的嚴重後果。因此依據有關法規,機場跑道兩端各20公里、兩側各10公里的矩形區域為機場凈空保護區。此區域內,任何航空器或升空物未經批准都嚴禁放飛。
然而,近年來隨著無人機產業快速發展,民用無人機被廣泛使用,甚至已到了不分區域、不分場合的程度。這些頻頻光顧機場附近空域的不速之客,對航班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從近期無人機對各地機場造成困擾的高發態勢看,“黑飛”無人機已成為潛伏在廣大乘客身邊的重要安全隱患。
機場空域頻遭侵犯,近期這一系列事件只是揭開了我國無人機“黑飛”現狀的冰山一角。根據相關規定,無人機駕駛員需要考取駕照,而且不能隨意飛行,除了室內或室外視距內低空飛行外,多數情況下無人機飛行必須向民航管理部門或空軍進行申報。然而,我國目前具有駕駛資格的無人機駕駛員只有幾千人,而處於“黑飛”狀態的無駕照、無申報無人機卻有數萬架之多。
無人機“黑飛”的危害引起社會關注已有幾年,但發生於今年1月的杭州無人機迫近民航客機事件,讓人們對這種危害有了前所未有的最直觀體會。當時網上瘋傳著一段來自無人機拍攝的視頻,肇事無人機以超近距離拍攝民航客機飛過,場面震撼,甚至有專業人士估計,無人機距客機可能只有百餘米。事發後,嫌疑人很快被警方拘留,但這段驚悚視頻帶來的社會對航空安全的思考卻遠未停止。
無人機“黑飛”除了威脅航空安全,也可能造成軍事泄密。無人機發展原本就起步于軍事領域,可以說攜載各類器材進行各類偵察是無人機的“老本行”。任意“黑飛”的無人機很可能被敵對勢力利用,成為四處偷窺的“間諜”。另外,在境外已發生多起無人機進入核設施等禁區的案例,此類威脅國家安全的“黑飛”隱患也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阻止無人機“黑飛”已勢在必行,否則等其闖下大禍將悔之晚矣。加強無人機監管,首先需要法規保障。無人機已迅猛發展成一個新興行業,其安全使用的行業技術標準和製造規範必須及時出臺。以相關規範為基礎,還要推動地方及國家的立法工作,確保無人機的研製生產、銷售使用運作在法制軌道上。
阻止無人機“黑飛”更離不開技術創新。比如利用技術手段建造“電子圍欄”,在無人機飛控系統中事先設置禁飛區域。又或創立雲端“黑匣子”,對所有售出無人機的飛行數據進行實時監測,讓任何“黑飛”無處遁形。其實,從目前技術水準看,生產企業阻止無人機“黑飛”的手段很多,關鍵在於必須讓企業付出成本,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有關航空安全近日還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案例,4日晚,一架正準備從南苑機場起飛的航班,因發動機吸入孔明燈被迫取消飛行。這起事件與頻發的無人機“黑飛”事件,一起給有關部門提了一個醒,那就是隨著社會發展,機場區域的技術手段也要與時俱進。機場附近的各種建築物上,必須結合雷達、攝像頭和電子干擾器等設施,安裝更先進、更密集的反無人機及其他異物的裝置,有關部門必須堅守機場這個最後的防線,確保民航飛行安全萬無一失。(樊大彧)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