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抓改革的關鍵,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中央深改組在春節後召開的第一個會議,就把改革落實放在重要位置,釋放出明確信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撲下身子,狠抓落實”,為各級領導幹部親自抓改革提出明確要求,也為我們時代的改革行動者描繪出集體肖像。
改革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全面深化改革3年多來,中央深改組已經召開32次會議,接近於每月一次,平均每週出臺一項改革政策,頻率之快可謂前所未有。這既說明當前面臨的改革形勢之緊迫,改革任務之繁重,更說明中央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之大。對承擔落實職責的各級政府來講,這意味著更高的標準,更重的責任。說到底,改革不僅是一個方案、一個舉措,更是一項需要落到實處的行動;不僅是一個名詞,更是一個動詞。各級政府的核心職責,就是優化改革方案的執行效果,讓改革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管理學中有一句名言,領導者是執行的第一基石。領導幹部能否“做到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改革的成敗。但現實中,一些地方對中央的改革部署僅僅停留在宣傳回應上、停留在口頭的表決心上,行動與政策的落地不明顯,有的甚至與中央層面的改革設計不在一個節奏和頻道上,出現明顯的跑調。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個重要方面是執行力不足。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中央層面的頂層設計日益清晰,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解決執行力不足的問題。
執行力不足,一方面是認識不足,不想執行。網上曾流傳一份“N次轉發”的文件,基層政府沒有“把黨中央要求和地方部門實際結合起來”,機械地轉發上面下發的改革文件,讓文件開頭憑空多了好幾個“關於轉發”。事實上,正是因為領導幹部缺少研究改革、執行改革的主動性,才會出現機械轉發文件的情況。這正是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把調研貫穿改革全過程,做到重要情況、矛盾問題、群眾期盼心中有數”。
執行力不足,另一面是擔當缺失,不願執行。筆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在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下,改革的主要阻力來自於“軟抵抗”。比如表面上口號喊得很響,實際上雷聲大雨點小,有其形無其實。有人做了一個形象比喻,在“軟抵抗”之下,“只見改革的車子左右晃動,不見改革的車子前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敢於拍板、敢於擔當,堅定不移幹”。
解決執行力不足的問題,需要領導幹部樹立責任意識,需要建立改革的督查機制,但核心問題既然是“人”,那麼最重要的就是解決用人問題、樹立正確導向。讓那些華而不實者靠邊站,讓那些有使命感的擔當者、擅長應對棘手問題的敬業者、正能量的釋放者獲得提拔任用,才能塑造積極進取、崇尚實幹、鼓勵試錯的政治文化,才能讓領導幹部敢於接燙手山芋,在正向預期的牽引下奮力把改革落到實處。
縱覽中央歷次深改組會議,從“提高改革方案穿透力”,到“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關係”,從“把改革落準落細落實”,到“扭住關鍵,精準發力”,提高領導幹部的改革執行力,可以說是中央一以貫之的要求。一言以蔽之,這個時代需要的不是空談客、清談者,而是實干家、行動派。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08日 05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