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天上地下的差別,背後藏著銀行“人為拔高”的影子。想防範不靠譜的“最高預期”,還有待制度補缺
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大家經常會看到“預期收益率”和“實際收益率”兩個詞。眼熟之餘,最近的一個新聞,讓人覺得,這倆詞背後的門道可是不少。
不久前,上海消保委聯合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課題組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17家商業銀行去年上半年到期的一些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和實際收益率差距大得有些離譜。
差距有多大呢?舉個誇張的例子,某家銀行的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18%,預期最低收益率0,實際收益率為0。事實上,調查顯示有1/3的理財產品是以“最低預期”收場,而能達到“最高預期”的產品,連4%都不到。
從18%到零,這個差距讓好多消費者接受不了。大家抱怨銀行,你這預期收益率不是糊弄人嗎?
別看抱怨多,一些銀行並不認賬。因為按照相關規定,理財產品可以承諾保本,但不能承諾固定收益。而且這個預期收益率只是個參考,並非是對客戶的承諾。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