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感受中國兩會的世界方位(評論員觀察)

2017年03月16日 09:2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的難題,也是世界的挑戰;中國的選擇,更是世界的希望

  3月15日,在全世界的注視之下,中國兩會落下帷幕。縱觀13天會期中涉及的議題,從投資貿易到對外開放,從簡政放權到霧霾治理,從中美關係到全球治理……13億多中國人的選擇,與70億人的未來越來越息息相關。

  如果說改革開放的前二三十年,由於歷史形成的差距,中國可以比較從容地從他人走過的道路中汲取教訓、借鑒經驗,那麼到今天,隨著中國實力和水準的與日俱增,我們逐漸走進全球發展的第一陣營,“到北京汲取智慧”“在兩會讀懂中國”,很多時候已不是一句客套話。環顧世界,西方國家陷入“新平庸時代”,經濟復蘇步履蹣跚,逆全球化思潮泛起,治理挑戰接踵而至,在不確定性與日俱增的今天,“我們怎麼辦”,全球都在探尋方向、尋找答案。關注中國,成為世界各國關切自身利益的一種剛需。

  中國對於一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係的底線是什麼?中國如何處理好對歐洲企業的市場準入、對外商投資給予對等性待遇?東南亞國家不願意看到中美在這一地區發生衝突,更不願意在其中選邊站隊,中國對於本地區的秩序和規則理想化的想法是怎樣的?為了傾聽中國主張,探尋中國方案,在兩會新聞發佈會、地方代表團開放日、“部長通道”上,到處可以見到扛著“長槍短炮”、舉著錄音筆,提前來排隊的外國記者,今年兩會的境外記者達1500多名,數量比去年增加約五成。難怪英國《衛報》發出感嘆:“兩會不再單純地關乎中國的國內事務,它們事實上成為一個全球大國處理全球事務的場合。”

  “中國開放的大門會不會關上”,假如說對這些問題的關注還主要停留在國家關係層面的話,那麼採訪兩會的外國記者所提出的問題,早已向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延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真正取得進展?一個以燃煤為主、汽車加速進入家庭的國家怎樣緩解環境壓力?向中高收入國家邁進的過程中怎樣處理好福利和動力的關係?政府與市場、城市與農村、不同收入階層之間所存在的巨大張力,究竟靠什麼來緩解?逐漸富裕起來的人們在公平正義等精神層面的要求,該怎樣予以關注和滿足?這些問題,不只是中國的課題,甚至也不只是發展中國家的難題,即便是發達國家也為之頗費思量。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的難題,也是世界的挑戰;中國的選擇,更是世界的希望。

  “現實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論”。只有深入到社會治理的具體層面,面對一個個真實鮮活的實在問題,人們才會發現,其實那些由意識形態差異而生的門戶之見、那些因彼此不了解而起的文明誤解乃至衝突,很多都是扭曲甚至荒謬的。僅有3000人的珞巴族,在兩會上也有自己的代言人;來自墨脫縣的格桑卓嘎委員曾在2013年提出加快西藏交通建設的建議,當年11月墨脫就結束了不通公路的歷史……不同領域、不同階層的人正是通過兩會這樣的制度安排參與國家治理,創造了中國復興的奇跡。在越來越深入的了解當中,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已經為越來越多國家的人民和政治家所接受。

  解開中國奇跡最深層次的密碼,研究中國共產黨是回避不了的課題。當中國在全球樹立起一種嶄新的治理樣態時,一些國家也渴望從中國掌舵團隊的思想中,探尋其發展前行的秘密。正如衣索比亞駐華大使塞尤姆·梅斯芬所說,“中國共產黨認真踐行對人民的承諾,致力於建設偉大國家,這是中國發展突飛猛進的關鍵。”怎樣在堅持黨的領導下,讓國家制度既高效又靈活、既民主又集中、既多樣又團結,讓頂層設計落地生根,兩會這一中國最集中、範圍最廣的參政議政、政策宣示平臺,同樣為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的契機。

  有一種“新的可能”,叫中國。兩會的落幕,是這個國家一次新的揚帆。火車頭和壓艙石,是人們對中國的評價,更是世界對中國的期待。而作為生長在中國的每一個人,我們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是朝著這樣的期待邁進的踏實一步。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16日 05 版)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