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一條“護士怒斥醫托”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值班護士發現醫托後大聲呵斥:病人都哭了,你還騙人錢!她抓住醫托的手,聯繫保安將醫托帶走。很多網友稱這位護士為俠女,“為大俠點讚!”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事情發生在3月26日,視頻中的護士來自南京市婦幼保健院。
“女護士怒斥醫托”的事件,再次將醫托這一群體拉入公眾的視野。何謂 “醫托”,說白了就是醫療騙子,常年在各種病患聚集的地方,把患者拉到那些沒有正規資質的小診所、野雞醫院等,騙取患者錢財,甚至還會對患者進行恐嚇、敲詐,甚至搶奪財物。輕則讓患者有經濟損失,重則耽誤患者治療,甚至延誤病情,可謂真真侵犯了患者的合法權益,如果騙的還是普通人的救命錢,那就更犯眾怒。
此次,“女護士怒斥醫托”的事件,在為受騙患者出了一口氣的同時,更是顯現出了醫托在實際中的氾濫,頑固的常態化存在,並且能夠像狗皮膏藥一樣死纏著患者,吸患者血,還得不到嚴苛約束和整治的現實之痛。
這痛點的存在,難掩社會對醫托的整治處於乏力的整體狀態,當然,這所謂的乏力並不是說沒有打擊力度,而是缺乏更有效的打擊方法。乏力的狀態就使得醫托騙患者的現實成本偏低,再加上醫托行為自身的隱蔽性以及牟利的吸引,醫托也就敢於喘息,之後達到 “瘋狂生長”的程度也就不足為奇。而法律上的短板、醫療資訊不對稱等實際問題,不僅對所謂的乏力起了推波助瀾作用,更是讓現實痛上加痛。
現在,對付醫托的法律依據比較單薄,就只有1998年衛生部、公安部聯合頒發的《關於清理整頓非法醫療機構嚴厲打擊“醫托”違法行為活動的通知》。通知規定,對查獲的充當醫托行騙的違法人員,僅由公安機關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這樣的處罰不僅本身過輕,而且在實際中落實程度也存疑,要麼難以取證,要麼只是依規簡單了事,對醫托難有震懾作用。
而醫托得以滋生的現實漏洞,就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患者和醫院在醫療資訊方面處於不對等的狀態,進而造成一種市場失靈。患者沒有與正規醫院直接對接的實際渠道,再加上可能自身缺乏醫學常識,“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也就不難見。即使患者的警惕性很高,但架不住患者成山,醫托廣撒網的現實危害性也足夠大。所以,這資訊不對稱的癥結,怎麼看都是喜了醫托,苦了患者。
既然如此,解現實之痛就必須要補齊法律上的短板,消極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在立法層面給予欺騙性醫托行為明晰的規定,國家層面的立法和地方立法還要有一個聯合,既要統籌全國情況,又要吸納具體地方實際經驗。而資訊不對稱,則是為正規求醫資訊開路,把資訊暢通渠道做實、做精。與此同時,還要在醫院等患者聚集的地方做好警醒式的宣傳工作,也要探索衛計部門、公安部門等相關部門更好地合力執法,最大程度彌補執法不足的現狀。
當然,說到底“女護士怒斥醫托”的現實之痛還是醫療資源之痛。只要醫療資源與服務相對平衡,醫托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醫療資源的平衡之路得走,然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急不得。而之前提到的那些措施就屬於“打頭陣”,但只有醫療資源平衡逐漸推進,才能夠托好底,兩方面相得益彰,最後就可以“正本清源”,現實之痛也就真正釋然。
[責任編輯:李帥]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