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店員,自助選取,自動結賬,這種“拿了就走”的購物場景,如今已經變成現實。近幾個月,各類“無人超市”出現在國內多座城市,引得外媒紛紛報道這一“新氣象”,認為中國將在又一個創新領域佔得先機。
“掃一掃”替代了很多人的零錢包,點點手機在家就能品嘗各色美味……5年來,我國各類新業態一日千里,百舸爭流,有的發展速度和水準領跑全球。新業態的風起雲湧,改變著百姓的生活方式,也為中國經濟新常態增添了鮮亮的新色彩。
新業態看似並不複雜,為何釋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看供給側,新業態猶如一根神奇的魔棒,讓很多傳統產業霎時煥然一新。飯店餐飲業可謂是一個“古老”行當,但這5年新興業態快速發展,主題酒店、民宿客棧、租賃式公寓、外賣產業等層出不窮,使其迸發出青春活力。今年1—8月,全國餐飲收入25110億元,同比增長11.1%,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0.7個百分點。自行車曾被視為邊緣化的夕陽行業,卻隨著共用單車流行,搭上了朝陽產業的快車。類似例子不勝枚舉。不僅很多“老樹”發了“新芽”,由於新業態對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大規模應用,也帶動了諸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看需求側,新業態猶如一座連接供需的橋梁,讓需求得到更大程度、更高水準的滿足。網約車和共用單車有效緩解“出行難”痛點,一些城市的網約車新業態市場份額已超95%;線上掛號提供更迅捷搜尋號源的渠道,讓患者免去排隊等候之苦;曾經需要來回奔波才能“貨比三家”,網上購物足不出戶就實現了“千挑萬選”……而在服裝、家電等領域,一些企業已經從大規模生產向大規模定制轉變,按需設計、按需製造、按需配送,真正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錢花得值、花得踏實,老百姓才更願意花錢,5年來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拉動持續強勁,新業態功不可沒。
新業態在很多國家都有,為何在中國綻放得最為奪目?
從直接原因看,中國有廣闊市場,有巨大人口規模,當新技術與創新應用、商業模式結合後,豐沃市場土壤為新業態提供適宜的成長環境,使其在應用層面迅速鋪開。然而,新業態能在這5年迎來春天,還有更深層的推動力。
一是創新發展的持續加力。5年來,創新被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跑出加速度,創新發展取得突破性成就。新業態的紅火,並非平地驚雷,而是來自各類創新成果的系統性支撐。別小看紅包搖一搖,沒有龐大的雲計算、新一代行動通訊、大數據等技術的給力支援,上億人同時搶紅包難以實現;別小看共用單車掃一掃,背後離不開導航、移動支付、物聯網的幫忙。正是創新驅動的堅持不懈、厚積薄發,才結出了新業態的碩果。
二是創業熱情的有效激發。5年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不斷深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明顯加強,人才培養與流動機制逐步健全,激發了全社會創業創新的積極性,創業主體快速壯大,市場活力日益增強。體制機制變革催生的創業活力,日益優化的創業生態,讓中國成為全球矚目的創業熱土。人,從來都是最有活力、最具創造力的生產要素,可以說,如果沒有無數人對“創業夢”的追逐,就不會有今天新業態的繁盛景象。
“中國經濟轉型是一個‘成功的故事’。”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賴德近日如此評價。在這個故事中,新業態是絕不可被忽視的重要角色。眼下,新業態的發展仍是進行時,新生事物還在接連涌現。雖然在初期,有些新業態會顯得青澀,難免與現實發生碰撞,但只要我們以包容的態度看待它,以適度的監管規範它,新業態就能為經濟轉型升級不斷貢獻正能量,在未來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7日 09 版)
[責任編輯:葛新燕]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