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滬股市必須回歸投資功能
時間:2011-07-04 14:02 來源:羊城晚報
昨天,深滬股市上半年最後一交易日以小陽報收,似乎給沉悶已久的市場燃起希望。與年初相比,上證和深成指的跌幅均未超3個百分點,看似平衡市,但這是經歷了“跌跌不休”的三年多熊市後修成的“正果”,如此表現恐怕難以讓人恭維。
漲漲跌跌,本是股市常態。但是,若以全球市場的坐標衡估,深滬股市便頗令人迷惑不解。都說股市是經濟晴雨錶,但是,這波金融風暴的肇事者美國,其股市早已返回危機前的水準並創出新高。亞太股市也是一派喜氣。唯獨被譽為世界經濟新“引擎”的中國,一方面,多年來經濟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長,另一方面,股指卻總是步履蹣跚,熊長牛短。2010年,我國GDP總量從10年前的8.9萬億元猛增至39.8萬億元,而深滬股指的漲幅還不足一倍。10年前,上證指數2000點,如今也不過2700多點。看看全球市場,不要說金磚國家中的巴西、印度、俄羅斯,即便如美國那樣的成熟市場,股指也漲了好幾倍。
一般說來,新興市場常能給投資者帶來超預期收益,但深滬股市是個例外。今年起,即使歷年穩賺不賠的打新股的人,也開始日子不好過了,許多新股上市首日即跌破發行價。七八成股票下跌,逾六成的新股“破發”,大多數投資者損手爛腳。
為何深滬股市與經濟運作不合拍呢?固然,樓市調控、物價高企、銀根收緊,以及投資者心理預期下降等,都抑制了股市的上漲,但所有這些,只能影響股市的一時升降漲跌,不能對市場形成長期的鉗制。股市長期與經濟脫軌,根本原因還是指導思想上的重融資,輕投資。只考慮儘快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大幹快上,短短20年時間,深滬股上市公司數和融資額,都迅速躍至世界前列。2010年,其融資更高達創紀錄的1萬億元,摘全球融資之冠,佔總融資額的三分之一。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佔全球比例不足10%。以如此的經濟總量,股市融資額卻達到全球三分之一,圈錢的饑渴,世上有哪個股市承受得住?遺憾的是,無視市場規律的做法,至今仍在持續,以今年上半年融資速度計,很可能仍將達到去年水準。
固然,融資乃股市的基本功能,但其前提是要有回報。反觀深滬股市,圈錢融資是第一選項,新股發不出去,上下都急,於是利好政策次第出臺,但投資者能否得到應有回報,卻鮮見實質性的措施。一如開放式基金,所謂的“專家理財”,2010年,全部開放式基金,總共給投資者分紅50億元,但基金的管理費卻高達300億。這意味著,投資者為分得1元錢,卻另支付給“專家”6元,這是怎樣的等式?
“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這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寫進了“十二五”規劃。然環顧四週,究竟哪些手段能增加人們的財產性收入呢?樓價畸高,工薪階層買不起,更甭想做投資了;錢存銀行,負利率,會縮水。相對來說,還是股市堪稱大眾投資市場,但是,如果股市只是一味地圈錢,而不考慮投資回報,無異於竭澤而漁,最終喪失的不只是投資者的信心,更是市場的信用!(閱盡)
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