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承認,成品油定價機制運作過程中暴露出調價週期長、透明度不夠等問題。既然如此,不妨抓緊改革,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受歐債危機影響,國際油價低迷,正是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好時機。
在國家發改委公佈9日零時起汽、柴油價格每噸均降低300元後,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內93號汽油降價0.24元/升。這是今年以來國內汽、柴油首次降價,也是4月7日以來首次調價、今年第三次調價。(10月9日《京華時報》)
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兩桶油”降價的消息。但是這一消息並沒有激起輿論好評,相反引來了不少網友冷譏熱嘲。油價下降本是好事,老百姓為何不領情?
首先,降價姍姍來遲,已經讓人意興闌珊。上次降價是在去年6月1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230元和220元。這次降價距離上次降價已經過了16個月。在這16個月期間,汽、柴油價格漲了4次,分別是今年2月20日、4月7日和去年10月26日、12月22日。只見漲,不見跌,老百姓早就望眼欲穿了。
其次,汽、柴油價格漲多跌少。筆者查看了2009年6月1日以來的12次調價,其中9次漲價、3次降價。在9次漲價中,漲幅最高的一次每噸漲了600元,其他幾次基本上都是三四百元。而僅有的3次降價中,2009年7月28日汽、柴油價格每噸降低220元,2010年6月1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230元和220元,2011年10月9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下調300元。漲多跌少,一看便知,不僅漲的次數多,而且漲的幅度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第三,基於前車之鑒,公眾擔心下次漲得更多。正如有網友稱,“油價降了兩毛,希望不是為了過幾天漲五毛做準備。”“漲的時候就直線上升,降的時候就螺旋下降!”網友的這種擔心絕非多慮。從以往的情況看,先是象徵性地降一點,過不了多久便狠命地漲,到頭來兩次降的不如一次漲的,最終還是老百姓吃虧。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之所以不承認國內油價“漲快跌慢”,依據應該是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即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問題是為何油價基本上都是上調而罕有下調,究竟是定價機制出了問題還是相關部門出了問題?一個合理的定價機制不可能只漲不跌,也不會漲快跌慢、漲多跌少。值得關注的是,既然調整價格需要按照定價機制,那麼調整幅度由誰說了算,能不能降幅大、漲幅小?
如果成品油定價機制屢屢讓消費者誤解或者對國人不利,那麼能不能改革這一定價機制?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承認,成品油定價機制運作過程中暴露出調價週期長、透明度不夠等問題。既然如此,不妨抓緊改革,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受歐債危機影響,國際油價低迷,正是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好時機。國家發改委應抓住機會進行改革,使成品油定價機制對市場更加靈敏。(秦淮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