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12日發佈數據,今年1~2月全國財政收入累計20918.2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23.89億元,增長13.1%。包括聯想董事長楊元慶、中金公司董事長李劍閣以及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在內的多位代表、委員提交議案和提案建議減稅。
若以水漲船高來形容GDP與稅收兩者之間的關係,現在的稅收收入簡直成了“氣墊船”,高高地懸浮在水面之上。不論財稅部門給出什麼樣的解釋,稅收收入遠遠高於GDP以及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正如李劍閣所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任何一個老百姓也不能接受。”
“10根手指已掰完,可是這些稅費卻還沒列舉完”,無數小微企業被數不清的稅費壓得喘不過氣來,而發出“依法繳稅必死無疑”的哀鳴;公眾的感受也好不到哪去,稅收高、物價高,月薪過萬也不夠花,幸福感不足。對此,各界以少有的共識,呼籲政府採取切實有效的減稅措施,以支援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發展,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增加收入、擴大消費。並以此提高勞動和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改善投資與消費比例,改變以出口和投資主導增長的局面。謝國忠等經濟學家甚至提出一萬億元的減稅額度建議。
面對企業、公眾強烈的減稅訴求,財稅部門照例提“結構性減稅”,譬如穩步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等。事實上,這個“結構性減稅”公眾早就聽得耳朵生繭。在2002年以後財政部門就開始把“結構性減稅”挂在嘴邊,十年了,結果如何?2000年的稅收收入佔GDP比重為12.8%,並呈逐年攀升態勢,到2011年接近20%。數據說明,近十年來,“結構性”未見調好,“減稅”更未實現。按這種慣性滑行,明年的稅收收入又將是一個怎樣的局面?不難預料。
毋庸諱言,我國的稅制結構幾乎走進死衚同。有專家用三句話來概括:流轉稅收入佔70%,企業繳納的稅收佔92%以上,法人直接繳納的稅收佔98%。其中流轉環節稅賦過高,是物價高企的重要推手;企業繳納比重過大,嚴重壓縮企業生存空間。稅制的結構需要調整是無疑的,問題是如何做好這道經濟學難題。結構性減稅如果像過往一樣,只是在稅種、稅率上零敲碎打、小修小補,動動無傷大雅的“微創手術”,總賬不降反升,達不到“輕徭薄賦”、還利於民的減稅效果,便沒有什麼意義。
減稅的第一目標是要把稅收實實在在減下來,舒緩公眾的稅痛,第二目標才是調整結構。換言之,應在減稅的過程中,追求結構性的優化和調整。如果結構性減稅難以實現第一目標,那麼應該考慮全面減稅的可能性。目前,減稅的條件已經具備:一是財政狀況良好,具備物質條件,二是企業、公眾有訴求,三是各階層有共識。因此,公眾有理由期望政府以更加直接、更大力度、更廣面積的減稅行動,給廣大小微企業鬆綁,放水養魚,給個人減稅,壯大中等收入群體。
從長計議,治稅收亂象,必須落實“法定”原則,徵哪些稅、怎樣徵、徵多少等應有嚴格的法律依據。不多收,不亂收,不能因為“鵝毛”越來越豐就拼命拔。
[責任編輯:樊玉嬌]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