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關門”不在“書”

時間:2012-02-16 11:14   來源:東方網

  有關實體書店關門的“新聞”時不時地出現在媒體上,然而每每見到這樣“書店關門”報道,我總看不明白這種報道的“目的”在哪?因為其“關門”的原因,幾乎都是“虧本”了,而“呼籲”之目的,又似乎是“為了讀書”。

  果真“書店關門”會致使因書賣得少而讀書人少了,影響圖書出版?這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這些年的情況明擺著的是,實體書店漸漸少了——關門了,但目前我國圖書出版品種、總量穩居世界第一位,電子書出版居世界第二位。2010年,聯合國公佈的全球5年累計發行量最多的10種圖書中,中國佔據了3席。中國已發展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出版大國。與此同時,全國倡導全民閱讀,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大力推進全民閱讀工程,每年明確主題和重點,引導各地各部門創建和培育讀書月、讀書周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讀書品牌。持續開展向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和百種優秀報刊、向黨政幹部推薦優秀理論讀物活動,使多讀書、讀好書的理念深入人心,讓健康閱讀成為生活習慣。同時,各級大力發展新聞出版公共服務,推進農家書屋、社區書屋、職工書屋等公共閱讀場所建設,已建成集書、報、刊和音像電子出版物于一體的各類書屋38萬家,到2012年將基本覆蓋全國64萬個行政村……中國的圖書市場是越來越寬廣,讀書的人越來越多,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但是,為什麼讀書人多了,在圖書的出版和銷售大幅度提高的態勢下,“實體書店”關門之勢卻“有增無減”呢?答案不在“書”上。

  “書店關門”不在“書”,而是在市場開放後圖書經營格局重新“洗牌”之結果。我們的實體書店,來源併發展于計劃經濟體制年代,在這種“計劃下”,一家獨營的實體書店是很有“賺頭”的,用現在的話來說簡單也是“壟斷行業”。不言自明,搞市場經濟了,有競爭了,誰都可以經營圖書,多種渠道買賣書籍,圖書利潤這塊“蛋糕”大家都可以去“分一點”,尤其是網路書店的掀起,更是一個巨大的“對手”。在這種情況下,“實體書店”的利潤低了,這是“絕對的事實”。然而,必然承認,“實體書店”的利潤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的水準;再則如果按計劃經濟的思維和模式去經營實體書店,關門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書店關門”不在“書”,而是在於一些思維的陳舊。如,一味地強調要“救書店”。現在有媒體評論提出,希望政府對“實體書店”在政策上進行優惠。這樣的想法,初衷也許是“好意”,但卻不公平。道理很簡單,市場經濟條件下,“辦”不下去的實體很多,難道我們政府都要出臺優惠政策“救”之。有人可以這樣說,政府“救”實體書店,表明對文化建設的重視。這“理由”太牽強。開書店最終目的是賣書,賣書的渠道難道一定要在實體書店?倘若說實體書店可以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道風景線,這也可以。那麼就請有這個“承受能力”的人士自願去辦“風景線”,可否?

  “書店關門”不在“書”,而是在於網路經營圖書管理的缺失。其實,如果說要真的“救”實體書店,倒不如想想辦法管管那些不規矩的網路書店。如今一些網站為吸引客戶,不惜競相低價傾銷圖書,打起價格戰,傷害何在?和許多商品不同,圖書是全國統一明碼標價,這一價格由十余個生產與流通環節共同確定,微利共贏,這就意味著當單一環節以不正當競爭的手段謀取私利時,犧牲的是其他幾個環節的利益。一本圖書,從印製成本到人力成本、流通費用等,成本在45%左右,一些網路商城以低於成本價的折扣售書,傷害的是恪守行業規則的印刷廠、出版社、實體書店等其他環節的利益。今天,消費者嘗到了“四折”優惠,明天還是這一群消費者,可能將承擔高出今天書價幾倍的高定價——當低折扣無法收回成本時,必然將帶來圖書的高定價,而最終承擔這高定價的,是處於圖書出版與銷售鏈條末端的讀者。我想,整個圖書經營市場規範化了,對於實體書店保住“飯碗”是有積極作用的。

  提出“書店關門”不在“書”,目的是我們對此事、此現象要保持冷靜的態度。是否還在於我們不必對此“太悲觀”呢?(方圓)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