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抉擇是尋常的道義本能

時間:2012-07-17 13:16   來源:燕趙晚報

  最近幾天,讓人動容的英雄義舉接二連三地出現在以慷慨悲歌著稱的燕趙大地,這是我們從平靜運作的社會流程中萃取的幾個片段……

  7月13日,衡水阜城王風崗駕駛載重38噸的大挂車下坡時剎車突然失靈,前方30米是數百人的集市。閃念間,王風崗方向盤使勁往右一打,妻子受傷,貨車嚴重受損。還是7月13日,保定安新縣九級村,山西青年趙水林跳入水中救落水兒童,一縷英魂留在冀中平原。一個普通人再次印證:危急關頭,主導人的是道義本能。雖然筆觸沉重,但我們沒有權利遺漏另外一個英雄。7月9日,在昌黎火車站參加社會實踐的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生李博亞,跳下站臺搶救自殺男子,雙小腿被軋斷。他媽媽私下問他後不後悔,20歲的他說:該救人時還得救!英雄無悔,讓人在唏噓中不勝感慨。

  生死抉擇,容納了太多不可企及的高尚,這個似乎與普通人無關的符號化字眼,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身邊。這幾位普通人,在突然而至的生死考驗面前,給出了統一答案。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大限突降的時刻,最能鑒證人的本質屬性,毋須以此臧否人的好壞,只是說這種關鍵時刻,每個人的所有言行,都是個體的本能所為,沒有偽飾,沒有矯情。范美忠丟下學生自己跑路是一種本能,遇見壞人為非作歹有人逃避是本能,一些交通肇事者逃逸也是本能。但更多的人還是遵循了內心深處的道德指向,用另一種本能注解人間道義。王風崗夫婦如此,李博亞如此,黑龍江勇救學生失去雙腿的女教師張麗莉也是如此,還有很多見義勇為的平民英雄,都在生死抉擇時,讓我們看到了道德義舉存在的深厚社會基礎。

  所以諸多看似偶然的個體行為,其實背後是文化傳統的力量在左右。仁義禮智信,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實我們沒有丟,它們始終若隱若現地以不同方式存在於社會中間,關鍵時刻就會迸發影響力。這些事例是露出水面的小荷尖尖,還有大量的義舉散佈於民間的各個角落。

  因此,我們不必對以上的英雄行為進行道德拔高,這並非否定他們的道德水準,而是因為這種遵循道義的本能選擇,存在於我們所有人的身上。平民與英雄,本就沒有絕對的界限,每個平民都可以成為英雄,或曰每個平民都有英雄基因,這就是文化傳統在社會運作中的自然體現。我們不會因為某些道德缺陷而否定道義與善行的驅動力量,不會因偶爾飄過的烏雲而蒙蔽我們發現道義的目光。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道義在我們的社會現實中不會孤單,這是一種普遍存在,人間道義不會被某些道德陰影遮蔽,不會因為某些無德的行為而減損,所有志同道合的人,都在蕓蕓眾生中彼此相伴。(王丹雪)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