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7月19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紹《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有關情況。胡祖才在發佈會上表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底線”,由政府負最終責任,將來基本公共服務要跟戶口、戶籍地逐步分離,實際上基本公共服務要成為群眾的基本權益。(7月19日中新網)
本地人、外地人,教育、醫療、就業、社保……幾乎所有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都因戶籍的不同而被區別對待。承載了太多附加功能的戶口本,不僅僅是一種身份的體現,更是一種資源享有權的確認。
戶籍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證明公民身份、提供人口資料以及方便社會治安。確立於計劃經濟體制中的“二元結構”戶籍管理體制,曾經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生產力的顯著提高,“劃地而居”的戶籍管理日漸成為阻礙人口自由流動的障礙,同時也造成了太多福利待遇的不公。令人痛心的“同命不同價”、屢禁不止的“高考移民”……哪一項不是因為附加了太多功能的戶籍而起?外來人口同樣為城市發展作貢獻,因為出生地的差異而拒絕他們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顯然有失社會公平。
儘管早在1998年7月,國務院就出臺了旨在改革“二元結構”戶籍體制的戶口管理新政策,時至今日戶籍改革總體進展依然緩慢,附加於戶籍上的各項福利待遇很難被一一剝離。在此背景下,儘管上海、廣東等地區曾經嘗試戶籍改革,但結果並不令人滿意。不同地區的公共供給水準差異明顯,完全放開戶籍管理,有些城市不願意承受,或是能承受也不願意讓外地人分享。
如果說全盤改革戶籍制度一時難以實現,那麼逐漸剝離戶籍制度所附加的各項福利,從目前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如果基本公共服務不是依靠戶口給予的身份獲取,戶口的含金量自然會大大降低,如此一來不僅戶籍制度改革難度大為減小,也有助於解決由此衍生出來的各種社會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去戶籍化”能讓公共服務實至名歸。(趙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