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用綠茶假裝尿液,醫院檢出前列腺炎。央視7月29日《焦點訪談》播出“男科門診的秘密”節目。記者在石家莊博大醫院化驗時,用綠茶替代了尿液,隨後醫生稱尿液檢測出了炎症、黴菌和雜菌,記者被診斷出重度腎虛、前列腺炎、附睪炎。相關療程費用為546塊4一天。
央視這期節目跟幾年前鬧得沸沸颺颺的“茶水發炎”事件如出一轍:07年,有一家媒體的記者為了考察醫德醫風,用茶水代替尿液送到十家醫院去做化驗,結果有六家查出是陽性。茶水“發炎”了?一時間輿論譁然,全社會再次掀起對醫療行業的質疑高潮。然而,隨後北京協和醫院等全國92家三級甲等醫院的醫務人員分別做了同樣的實驗:用茶水做尿常規化驗。結果顯示在136份化驗單中,未檢出“陽性”項目的報告單為9份,佔總數的6.6%;檢出“陽性”項目的報告單為127份,佔總數93.4%。有醫學專家指出,“以茶代尿”是缺乏基本醫學常識的表現,極大地影響了醫學診斷和治療的準確性,影響了醫患和諧,這種行為很不嚴肅。衛生部基本上支援了這種說法。
“以茶代尿”的荒謬性其實不難理解。醫療機構的檢驗都有特別指向,正如專家所言,“如果它是個驗尿的儀器,那麼它就默認檢驗的是尿液,而不去排除是不是茶水或者啤酒。”非要拿亂七八糟的東西去搗亂,難免會鬧笑話。別說茶水可以“發炎”,你要拿某些國產牛奶去檢測,說不定能查出你全身都是結石呢。
“茶水發炎”早已成為一個笑料,沒想到類似的無知遊戲時至今日仍然有人玩,並且還是權威媒體的名牌欄目。作為媒體從業人員,即使“缺乏基本醫學常識”,總要有點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吧?且不說那些媒體責任之類的大話題,連曾經鬧得沸沸颺颺的新聞事件都不知道或不清楚結論,是否太說不過去了呢?
媒體進行輿論監督理所當然,但不能為了監督而監督,更不能不顧常識一哄而上。類似的還有“八毛門”事件:2011年有媒體曝光,一個出生僅6天的嬰兒無法正常排便,深圳市兒童醫院建議做造瘺手術,全部費用需10萬元;而學醫的父親陳先生拒絕了手術,到另外一所醫院僅開了0.8元的石蠟油,即緩解了孩子症狀。10萬元手術費與8毛錢間的巨大反差,引起公眾對此事的極大關注。後來,事情被證實有誤,患兒父親陳剛承認自己的無知及一時衝動使深圳兒童醫院遭受社會輿論的衝擊,對此真誠道歉;同時承認深圳兒童醫院當初的診斷是正確的。值得反思的是,患兒父親陳先生向媒體爆料後,深圳當地媒體當天便以《嬰兒被診斷要做10萬元手術,最終吃8毛錢藥痊癒》為題做出報道,被全國各大媒體廣泛轉載轉播,掀起軒然大波。作為公共媒體,在報道新聞的時候理應慎之又慎,以免誤導輿論。特別是遇到專業性比較強的領域,更須多方求證,絕不可“想當然”。
但願“以茶代尿”的無知遊戲到此為止,今後不再有人隔三差五就拿出來玩一玩。(喬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