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從本世紀初我國迎來第一批住房貸款熱潮至今,首批房貸將迎來清款大限,首批房貸族也將迎來集體還清房貸的日子,進入無債一身輕的狀態。
“無債一身輕,房奴們終於幸福了”,這個看似值得紀念的標語,卻讓人感覺五味雜陳,做了十年的“房奴”,每月為還房貸過著結結巴巴日子的普通老百姓們真的會幸福嗎?
的確,十年間,國內每人平均收入水準不斷上升,房貸壓力也會相應減少,同時第一批購房者的房產市值也已高出了幾倍。但需注意,收入並沒有跟上房價的上升速度,對於新一代的“房奴”而言,痛苦才剛剛開始。
不僅是居高不下的房價讓購房者苦不堪言,十年間以房為象徵的財產意識,讓中國人陷入了視“房”如“命”的窘境。“沒房不能結婚”、“為房假離婚”、“為房成釘子戶”等等的實例,早已因為“房”,改變了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一齣又一齣因為房價上升或是政府調控政策所鬧出的“笑話”,實在讓人體會不到一絲的幸福感。
幸福感來源於生活,而當生活被“房”所控制時,你只會感到疲憊。我曾看到有人做過這樣一個統計:“98年,馬化騰等一夥湊了50萬創辦了騰訊,沒買房;98年,史玉柱借了50萬搞腦白金,沒買房;99年,丁磊用50萬創辦163.com,沒買房;99年,馬雲等18人湊了50萬註冊阿里巴巴,沒買房。如果當年他們用這50萬買了房,現在估計還在還著銀行的貸款吧。”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並不是所用成功者都是先創業後買房的。但至少給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提了醒:房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也不能被房所控制!
第一代“房奴”即將謝幕,中國依然有眾多緊隨其後的“房奴”們,經過了十年房地產市場的巨變,我們的價值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做為“房奴”,本身就是為“奴”,怎會幸福?跳出對於購房需求的依賴,只有我們自己轉變既定的購房意識,才能讓自己駕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