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社會

“人人會救人,才能人人可獲救”(評論員觀察)

2016年07月15日 11:41:1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如何完善急救普及培訓機制、調動公眾學習急救知識的熱情與積極性,值得相關部門好好思考,也期待更多社會力量加入進來

  不久前,一位媒體人在地鐵站內因心臟問題突然離世,引發了公共場所是否需要增加配備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的討論。而類似案例並不罕見。去年8月,一位醫生在首都機場心臟驟停,配備的AED雖然近在咫尺,卻因為沒人會用而錯失救命良機。近年國內的一些馬拉松賽事上,也曾出現過因救援不及時而導致選手猝死的情況。可以說,AED能否合理配備、正確使用,有可能關係到每一個人的生命。

  事實上,AED一直存在著平時無人問津,關鍵時刻無人會用、無人敢用的尷尬。據報道,2014年底,杭州共有15台AED,被投放在機場、地鐵和市民中心等地,1年多過去了,這15台AED使用率竟然為零。這一方面或許是因為當地心跳驟停的案例不多,用不上該設備;另一方面,也源於公眾可能並不知道如何使用。除此之外,由於價格比較昂貴,一些設備存在被上鎖、放在一般人難接觸的區域的情況。能大大提高搶救成功率的“救命神器”幾成擺設——AED的遭遇,照見的或許正是當前公眾急救的短板。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去年3月發生的一件事:北京醫生唐子人,在美國聖地亞哥海洋公園成功挽回了一名遊客的生命。事後唐醫生回憶,當時有人迅速拿來了公園內的AED,對搶救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在公眾場所安置AED,要求10分鐘內即可獲得自動體外除顫器。”遊客及時獲救的背後,正是美國上世紀90年代實施的“公眾可獲取的除顫儀”計劃以及鼓勵見義勇為的《好撒瑪利亞人法》等制度在起作用。法律的保障與支援,既保證了救人的時效性,也讓施救者無後顧之憂。

  城市急救不僅關乎設備,更是一種新觀念,即由現場目擊者最早進行有效急救的觀念。正確使用急救設備的前提,無疑是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識。需要指出的是,“AED只限專業人士使用”是一大誤區。其實,與滅火器類似,AED操作較為簡單,接受幾十分鐘的培訓就能學會。現在,每年我國心臟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相當於每分鐘約有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而能搶救存活的急性心梗患者不到1%。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僅僅是補充急救設備,普及急救知識、掌握急救技能,同樣是完善整個急救體系的重要一環。

  有人曾做過測算,在急救普及上投入1元錢,在災害中就能減少至少4元錢的損失。不過,由於種種原因,這方面的培訓能力和效果都很低。一位一線城市的急救培訓人士坦言,儘管從2011年起就常態化組織針對學校、企事業單位等急救培訓,但培訓人數總量“和全市人口比起來還是九牛一毛”。如何完善急救普及培訓機制、調動公眾學習急救知識的熱情與積極性,值得相關部門好好思考,也期待更多社會力量加入進來,為公眾提供更方便、系統、全面的急救培訓。

  “看似健康人群,也有猝死的風險。”相關統計顯示,猝死在醫院以外各種場合的病人,65%死於發病後15分鐘內,35%死於發病後15分鐘至2小時。為垂危的生命續航,我們還需從加強急救教育與培訓、推廣急救設備使用、完善急救立法等多方面入手,構建更堅強、有力的社會急救體系。畢竟,在某些情況下,一個人掌握技能是救不了自己的,“只有人人都有救人的技能,人人才都有獲救的機會”。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15日 05 版)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