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將於28日至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有關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同為金磚國家的中國和巴西可在多邊關係之外借助這一平臺進一步深化雙邊關係。
金磚身份提高戰略共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巴西研究中心秘書長周志偉指出,在金磚國家機制下,中巴同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大國的“共同身份”得到突顯和加強,從而使兩國能從更高層次認識目前的戰略夥伴關係。“金磚國家機制還使中巴關係具有一些國際含義和更大的全球意義,這是兩國關係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更能體現雙方戰略夥伴關係中‘戰略’二字的含義。”周志偉說。
他還指出,目前中巴關係已發展到一定水準,複雜因素開始顯現。而金磚國家這一“共同身份”有助於避免局部競爭和摩擦影響到雙邊關係發展的大局,也有助於兩國在維護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權益及其在全球經濟轉型中的共同利益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今年2月,中國-巴西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巴西舉行,高委會中方主席、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會上說,中巴建交38年來,兩國關係日益成熟,越來越具有戰略性影響。同月,新到任的中國駐巴西大使李金章向巴西總統羅塞夫遞交國書時也表示,近年來中巴關係全面深入快速發展,已經超越雙邊範疇,越來越具有戰略性和全球性影響。
金磚平臺增加博弈力量
中國和巴西近年來成長迅速,金磚國家機制為兩國謀求自身更大的發展空間提供了平臺。“作為飛速崛起的新興大國,中巴的國際利益和海外利益不斷增長,兩國都對現行國際體系有所不滿,同時與發達國家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貿易爭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研究所專家孫岩峰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本月1日,巴西總統羅塞夫批評發達國家的貨幣擴張政策如同製造“貨幣海嘯”,而國際熱錢涌入不斷推高巴西貨幣雷亞爾的匯率,大大削弱了本國工業的競爭力,使巴西處於不平等的生產條件之下。
對此孫岩峰指出,不論是巴西還是中國都應借助金磚平臺的國際影響力,一方面繼續推動國際體系“改造”,特別是金融體系和貿易體系的改革,另一方面攜手推動金磚國家在面對熱點問題時“抱團”行動。
金磚合作帶來共同發展
孫岩峰指出,金磚國家機制旨在加強協調和互利共贏,中巴兩國可以借此增進在政治領域的相互了解。“各國元首定期會面,增強發展共識,增進政治互信,甚至可以加深領導人之間的相互了解,這一點是金磚國家峰會對雙邊關係最大的貢獻。”
而在周志偉看來,金磚國家機制也有助於推動中巴經貿關係,從而有利於各自的經濟發展。2011年,中國和巴西雙邊貿易額已突破800億美元。
專家還指出,在今年2月舉行的中巴高委會會議上,兩國提出繼續深化經貿、投資、金融、能源資源、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合作,挖掘科技、教育、農業等領域的合作潛力,這與金磚國家智庫會議上提出的合作建議有重疊的領域,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記者畢玉明 劉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