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的復蘇也會發生外溢效應。但是,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是中國拖累的嗎?當然不是。讓我們細數一下。
美國是第一大國,經濟復蘇緩慢,決定了世界經濟不可能快速好轉
2011年到2015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分別是1.6%、2.2%、1.5%、2.4%、2.6%。2015年4季度美國GDP不變價環比折年率增長1%,消費對美國GDP增長的拉動佔據主導地位,其中個人消費支出拉動貢獻了1.38個百分點。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惠及于美國國內人民,相較而言,對世界福利貢獻不大。美國雖然有大量進口,但進口商品的價格水準較低,幫助降低了美國的通脹預期。
海外投資者2015年12月份合計持有美國國債61,658億美元,較上月增加401億美元。中國和日本是美國國債海外主要的持有者, 12月份兩國分別持有20.21%和18.21%。另外,石油輸出國持有4.74%,英國持有3.54%。美聯儲去年12月17日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提升至0.50%,聯邦基金利率隨之走高,國際資本回流美國,引發多國金融市場動蕩。美國經濟發展依然利用了大量的國際資本。
按百分比計算,美國在1996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28.3%,1997年為29.6%,而到1998年則飆升到47%。世界銀行預測,未來三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在3%左右波動。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2016年為20.9%,2017年降到17.4%,到2018年進一步降到15.7%。
歐元區經濟增長乏力,各國協調繁雜,不可能短期恢復活力
2011年到2015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分別是1.8%、-0.4%、0.2%、1.5%、1.9%。歐元區2015年三季度GDP季調同比上漲1.6%,增長乏力。歐元區基準利率維持在0.05%,實際利率為-0.25%,繼續執行寬鬆貨幣寬鬆政策。2016年1月份,歐元區M1、M2和M3同比增長分別為10.4%、5.4%和5.0%,當月歐元區CPI同比上升0.30%。
2016年1月份,歐元區19國一般政府債務未償還餘額佔GDP比例為75.99%,較上月增加0.24個百分點;歐元區19國一般政府債務未償還餘額平均利率為2.83%。
歐元區作為當前一體化最高的區域化經濟組織,在制定措施、應對危機上,依然不如一個主權國家便利。所以,雖然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技術也處在領先地位,但在對世界的貢獻率上卻屢創新低。
日韓在拉動世界經濟貢獻率上日漸邊緣化
2011年到2015年,日本經濟增長率分別是-0.5%、1.7%、1.6%、-1.0%、0.6%。日本作為第三大主權國家經濟體,2015年4季度,GDP同比增長0.5%,增幅較上季度放緩1.2個百分點;2016年1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3.84%。
2015年12月份,日本失業率為3.1%,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當月日本勞動人口有6588萬人,1997年6月勞動人口為6908萬人,整體呈下降態勢。
2015年4季度,韓國GDP同比增長3.04%,比上季度走高0.32個百分點。2016年1月份,韓國進口額同比下降20.0%,降幅擴大0.8個百分點。當月對中國實現貿易順差25.87億美元。
日韓雖然在亞洲經濟增長中發揮作用較大,但體量在世界經濟中已經下降,在拉動貢獻率上日漸邊緣化。
金磚國家出現些許分化
2011年到2015年,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率分別是6.3%、5.2%、5.0%、4.6%、4.0%,增長速度明顯快於同期發達經濟體。2016年1月,俄羅斯CPI同比上漲9.8%,為近15個月以來首次跌入個位數增長;工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2.59%,製造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小幅走高至-7,3季度GDP同比下降4.15%,4季度恐延續收縮態勢。
2016年1月巴西廣義消費者物價指數(IPCA)同比上升至10.71%。2015年12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1.9%,3季度巴西GDP同比收縮4.45%,4季度跌幅恐加大。
2016年1月,南非CPI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至6.23%,去年3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緩至1.01%,為2010年以來的最低增速。
2015年4季度GDP同比上漲7.26%,12月CPI同比上升6.32%,比上月走低0.4個百分點,當月工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34%,連續2個月負增長。
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中重要的發動機和穩定器
2015年4季度,當季美國GDP同比增長1.88%,日本增長0.66%,印度增長7.26%,中國增長6.8%。美國、中國、印度、日本較上季均有所放緩。中國依然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國際清算銀行公佈的實際有效匯率顯示,2016年1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為129.62,美元和英鎊分別為115.99、112.32,日元和歐元分別為74.81、90.82。從2010年以來看,人民幣仍是最強貨幣,而日元表現最弱。
日前國務院公佈了《2015年量化指標任務完成情況》,除進出口增長指標外,25項主要指標任務完成了24項,其中2/3以上超目標完成。唯一沒有完成的指標是進出口增長,其中價格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單就原油來說,雖然進口總價值有所下降,但進口數量卻是上升的。鐵礦石的情況也很類似。中國保持了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的位置,這使得中國雖為第二大主權國家經濟體,但它對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繼續處在美國之上。
2009年到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分別是0.03%、5.4%、4.2%、3.4%、3.3%、3.4%、3.1%,中國為9.2%、10.6%、9.5%、7.7%、7.7%、7.3%、6.9%,遠高於同期全球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增大,居全球第一。
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直接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進口了世界各國大量的商品。我們的進口額仍然高居世界第二位,原油去年增長了8.8%,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增長了2.2%,礦物肥料和化肥增長了16.7%,天然及合成橡膠進口增長了15.3%,糧食和其他一些產品進口也都有增長。
二是對其他國家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我們去年非金融類對外投資1180億美元,增長了14.7%;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增長了18.2%。
如果計算我們的貢獻率,2015年度我國GDP的增量,除以世界GDP的增量,已經超過25%,我們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我國2014年、2015年的貢獻率已經連續高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全球近10年來各種“下行”壓力中相對最健康的一個。中國的放緩還包括了減排等正效應,不像美國、歐洲那樣,通過貨幣寬鬆向其他國家轉嫁危機。中國股市相對封閉,其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都很有限,說它傷害了世界經濟,就更加經不起推敲。
所以“中國經濟拖累世界經濟”這個說法沒有道理,站不住腳。世界經濟恢復緩慢,原因很多。本輪衰退的嚴重程度決定了復蘇的困難程度,全球經濟失衡不會短時期內得到矯正,結構性改革也不會在短時期內順利完成;同時信貸需求疲弱、銀行去杠桿化的順週期操作以及本輪美聯儲加息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擾動,都增加了復蘇的難度。
(中央黨校世界經濟室主任 劉東)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