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百貨價格齊漲,臺灣“主計處”日前公佈七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竟然創下近十個月最大跌幅,不只與民眾感受有極大差距,也令人對臺當局公佈的物價數據倍感懷疑,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今日發表評論文章說,真相究竟如何?自然值得探討。
根據“主計處”的資料,七月CPI不只較去年同期跌O.三四%,而且還是近十個月以來最大跌幅。但從近來民生物資的價格看,趨勢剛好相反。舉例來說,二十五公斤裝的奶粉從三千元漲到五千五百元,漲了八十九.三%;每箱十八公斤裝的色拉油,從五百元到七百元,漲了四十%;而且這二項還在繼續上漲之中;麵粉則從二十二公斤裝的三百五十元,漲到四百八十元,漲了三十七.一%,估計近期內就會漲到五百元。足見民眾的感受與臺當局的數據顯然有很大的差距,連“主計處”本身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扣除蔬菜、水果,七月CPI年增率為一.四四%,是近五個月以來新高,這個漲幅就“與民眾感受較為接近”。
為什麼會有如此矛盾的現象?按照主計處的說法是,CPI是反映不同商品平均漲幅概念,衡量的是整體的波動,而不是個別的變動;同時,物價有漲也有跌,民眾很容易注意到漲的部分,卻比較不注意跌的部分,漲跌互相抵銷的結果,呈現在最後的物價總指數,變動就會比個別商品緩和。
這樣的說法確實不無道理,但卻不足以說明全貌。首先,物價確實有漲有跌,CPI包括三百八十九項商品,以六月份為例,其中二O九物品價格較去年同期漲,但也有一五一項價格下跌,足見漲跌的確各有不同。問題是,漲價的多半是民生必需品;而跌價的則每每是蔬菜、水果及電子消費用品;從七月份消費者核心物價年增率一.一%,創近一年來新高,就足以證明。
其次,由於各種物品的物價指數權值不同,也導致感受的落差。舉例來說,藥品及保健食品漲二十二%,但由於權值不高,只使CPI增加O.二%;水電燃氣漲四%,也只使CPI增加O.一六%;但水果跌十一%,指數卻跌了O.三%。換言之,由於蔬菜水果佔物價指數權值較高,其跌幅就幾乎抵銷其他多項食品的漲幅。
更重要的是,儘管臺灣的物價上漲率與鄰近國家地區比較,確實尚屬溫和,但相對於其他國家薪資大幅成長,而臺灣卻不進反退,以致物價上漲的壓力反而嚴重。舉例來說,以2005與1999年比較,最低所得與次低所得組家庭,每戶可支配所得分別負成長六.一%,及三.一%,中間所得組家庭,所得也僅增加O.O一%,而同時期消費者物價指數卻上漲四.七%,換言之,島內六成的家庭,六年來可支配所得不是萎縮就是停滯,物價波動自然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正因為如此,縱使物價指數上漲不多,可是民眾都會感覺切膚之痛。再加此民進黨當局慣於粉飾太平,只要不利於當局形象的數據,不是變造,就是乾脆取消,因此,任何官方數據,大家都半信半疑。這次的CPI,當然也不例外。對於“主計處”或許不盡公平,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民進黨當局從“總統”到部會首長,已經沒有人能使民眾信任,因此與其責怪民眾信心浮動,不如檢討臺當局為什麼無法使民眾信賴!
編輯:李傑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