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臺島夜話昨天發表署名評論文章表示,謝長廷終於表現了一下他還是民進黨的“2008”參選人,趁著拜訪某證券交易所之便,宣佈有關兩岸經貿和其他經濟方面的四大利多政見。包括有:開放大陸資金進入臺灣,放寬臺商投資大陸資金額不得超過該公司產值40%的規定。當選後給予一年半到兩年間的期限,凡是“違法”投資大陸的臺商可以自由回臺投資,不予處罰,美其名曰“大赦臺商”。把目前高達40%的遺產稅、贈與稅降到10%以下。
文章說,首先這個“大赦”臺商的說法,就令大部分臺商氣短。臺商費盡心思,不辭勞苦在中國大陸創業,20年來直接間接為臺灣帶來難以數計的利潤,民進黨人礙于意識形態,睜一眼閉一眼不便承認這項事實也就罷了,反過來還要弄個政策來叫“大赦”,一番皇恩浩蕩的架式,真是忘恩負義到了極點。其實民進黨當局根本無法限制臺商往大陸投資,臺商多數將資金轉往第三地再投資,執法處罰臺商有許多困難。若真的不顧一切執法起來,等於扼殺臺灣最會下金蛋的金雞母,自絕生路,民進黨當局沒那麼蠢。謝長廷只在嘴巴上討便宜,過過癮而已。據說他“大赦臺商”的目的是想引回臺商的資金,改變臺灣境內投資項目萎縮的現象。這種想法又純粹是倒因為果,脫離現實。臺灣人紛紛把資金投向海外成為風潮,根據去年的統計數位,臺灣人投資境外的數額有100多億美元,遠超過了境內投資。根本原因是臺灣境內的政治局面不穩定,朝令夕改,方向不明確,規章法令繁瑣,金融制度落後,所以不分中外,所有的投資者都為之卻步,大批臺商因此才轉往大陸和世界各地求發展。不著手去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一味用政治手腕來嚇唬臺商,不知道有幾個人會相信這一套。對大陸資金入臺放寬限制也面臨著同樣的困難,大陸的投資者也要評估風險,就算臺灣單方面放鬆限制改變規章,最終又能引進多少陸資?不知道謝的智囊團在這方面有沒有做過評估。
謝長廷隨口放出有關兩岸經貿鬆綁的風聲,卻引起綠營的一片撻伐。陳水扁在幾小時之後就否定了謝放寬40%投資上限的說法,“行政院長”張俊雄更明言謝的主張未必正確,簡直是一點面子都不給。謝長廷見風使舵,立刻修正他剛剛宣佈的經濟政策,說他從未放棄對中國大陸投資的“有效管理”,只是要改變成“動態管理”。他強調自己和扁都要管理,只提議一種方式上的改動,企業投資中國大陸40%的上限轉為個案管理。變色龍變得雖然快,還是沒擋住來自綠營內部的明槍暗箭。臺聯黨人也大聲反對,說要防止臺灣資金大量被中國大陸掏空,堅決反對解禁40%投資上限。某民進黨“立委”認為,40%投資上限已經是綠營不可撼動的神主牌。
文章表示,謝長廷只演練了一趟“兩岸經貿政策”的套路,一切又急急回歸原點。
簡單來說謝長廷先生這次談到的利多政策,不過是廢話一堆,完全不能代表民進黨和泛綠的立場,他這個民進黨“2008”參選人沒有代表性,是挂在冷風中的一塊招牌,隨風飄蕩,發出來的聲音根本沒人理會。
惟獨他提出來降低遺產稅、贈與稅到10%以下的政策,綠營內沒有人反對。然而那不是個“利多”政策,獲得利益的將是臺灣少數的有錢人。一般老百姓哪來的遺產,或多餘的產業去捐贈。謝長廷表示要繼續強化他的“幸福經濟”主軸,今後每週安排一個財經請益行程,釋出“一天一牛肉”。臺灣民眾承擔不起那麼多牛肉,何況謝先生也端不出牛肉來。 (作者王正方 係電影導演、資深政論家)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