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學者分析:政黨票選民投新黨可能性更大

2007年12月18日 14:44:00  來源:
字號:    

  “立法院”的選舉採取兩票制,除第一票投居住區的“立委”候選人,第二票投政黨。為能借機懲罰兩大黨的墮落,“行政院”前院長唐飛呼籲,選民應把政黨票投給小黨。但第二票的政黨票是新制度,當局沒有對此進行宣傳,以便於選民了解,新制度的目的是讓他們透過第二張票,慎選一個自己想要支援的政黨。可能因為民進黨執政毫無績效,擔心選民一旦了解可以有第二張政黨票,就會因為厭惡民進黨與同情小黨,把票投給臺聯黨。臺灣大學政治係教授石之瑜在臺灣《蘋果日報》撰文說,這個擔心未必有道理,唐飛的呼籲也未必有用,真正應該要擔心的主要是國民黨。

  政黨選票兩種效果

  文章指出,政黨票有兩種效果,一種是所得效果,即選民一旦支援了民進黨的“立委”,就產生對民進黨更高的認同,因此政黨票就也會投給民進黨;另一種是替代效果,如果投給了民進黨,則政黨票就可以轉投給臺聯黨,使自己對泛綠的支援不至過分集中。所得效果在對民進黨認同亟需增強時會比較高,而在民進黨認同沒有危機的情況下,替代效果才會比較高。而如今,民進黨選情不佳,處於認同有危機的階段,所以所得效果應該大過替代效果。相反的,國民黨的選情較佳,而且國民黨選民反而擔心國民黨不能堅持立場,所以用政黨票選新黨來替代國民黨的可能性較高。

  國民黨的選情相對優勢,黨內一片迎接選舉勝利的樂觀。但是,國民黨的主要支援者不滿于國民黨的,與“臺獨”選民不滿於民進黨的一樣,既然他們已經預期區域票選“立委”時國民黨可以大勝,自然在把第二張政黨票的支援對象,從國民黨轉給其友黨的新黨時,沒有心理負擔,不會覺得影響國民黨。事實上,國民黨的核心選民近日已經連番表達不滿,認為國民黨背棄創黨理念,對“臺獨”有所妥協,適逢新黨推銷的就是國民黨的傳統價值,高舉反“臺獨”立場,且已把大中至正招牌挂在黨部大門上,故在不影響國民黨個別“立委”選情的前提下,選民何樂不為將政黨票投給新黨。

  選擇支援對象黨性

  新黨訴求的對像是都會區中產階級選民,主要是對資訊吸收比較積極,比較懂得利用制度與資源來反映情緒。相反的,臺聯黨訴求的是基層與年長的選民,選舉相關資訊距離他們生活範圍太遠,因為他們比較不需要依賴這些資訊來維持自己的社會角色,他們在“立委”票與政黨票上採取分裂投票,分開支援個別“立委”與其他政黨的可能性不高。同時,假如對第二張政黨票的設計毫無理解,則根據支援對象的政黨所屬,投政黨票,應是想來最合理與最安全的選擇。

  文章總結,這是為什麼明年選舉時,投民進黨“立委”的選民,會有更高傾向將政黨票也投給民進黨,而投給國民黨“立委”的選民,則有相對較高的可能性把票投給新黨。

 

相關閱讀:

  單一選區兩票制:又稱混合製,是一種選舉制度。結合了比例代表制和多數代表制(小選區制)的選舉制度。選民需要投兩票,一票選人,一票選政黨,用來決定選舉最終的當選席次總數。選舉時每個選區均推派候選人,而各政黨亦推出不分區的候選人。投票時每個選民有兩票,一票投選區域候選人,一票投選政黨的不分區候選人。區域候選人由第一票之得票率(在分區的排名)決定當選與否;而不分區候選人則由第二票之政黨總得票率按比例分配席次。

  2007年臺灣的“立法委員”選舉的重大變革為“立委”席次減半與單一選區兩票制。

  原本的225名“立委”席次減半為113名,73名區域“立委”、34名不分區及僑選“立委”、6名原住民“立委”。單一選區兩票制取代原本的複數選區制,將來選舉會有兩張票,一張選舉區域“立委”、一張選舉政黨。

  全臺灣劃分為73個選區選出73名區域“立委”,再依另一張政黨選票的得票比例,分配34個不分區及僑選“立委”席次,未達5%得票率的政黨不能參與分配。原本的複數選區為一個大選區中,選出多名“立委”,如以往臺北市分為南北2個選區,各選出10名共20名“立委”。而2007年配合“立委”減半和單一選區兩票制,臺北市將劃分為8個選區,總共選出8名“立委”。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