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復談來之不易 應繼續用誠意互信保駕護航

2008年06月16日 09:11:00  來源:
字號:    

  在中斷了近十年之後,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前天在北京歷史性地復會,接著又在昨天簽署了同樣具有歷史意義的兩份協議,一是關於週末包機直航,二是關於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第一項協議的設施日期為7月4日,與馬英九此前向臺灣民眾所承諾的日期完全吻合;第二項協議將在同月較遲時落實,與臺北方面的期待也相一致。

  新加坡《聯合早報》14日發表題為“海峽兩岸重新寫歷史”的社論指出,這個事實說明,在具備了政治互信基礎之後,兩岸之間的具體事務都好商量。

  當然,也必須指出的是,兩會之所以如此順利和快速地取得上述成果,在相當大程度上得益於國共論壇所作出的前期鋪墊,以及兩黨高層通過直接接觸所積累的善意和融洽氣氛。在民進黨執政時,國共兩黨就已經開始針對一些具體事務進行磋商,并且達成了基本共識。馬英九上臺之後,進一步明確了新當局將遵循“九二共識”的態度,如同臨門一腳,使兩會復談和兩份協議的簽署變得順理成章和水到渠成。

  在兩岸關係中,兩會復談并簽署上述協議,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捩點,也是臺海局勢朝和平的方向邁出的一大步。與此同時,它也為雙方繼續譜寫新歷史而開啟了一扇明亮之窗。

  但是,社論認為,所謂“一大步”,只是相對於“兩國論”提出之後近十年來的非正常狀況而言。若要看兩岸之間被長期耽擱和虛擲的互利合作的潛力,此次取得的成果還只能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雙方如何把失去的時間和機會補回來,尤其對臺灣而言,當所有發達國家早就在大陸搶佔商機的情況下,如何把自己的特殊優勢發揮到點子上,這些都需要用戰略視野去思考。

  由於週末包機和大陸游客赴臺事項談得很順利,此次兩會在協商中就很輕鬆和自然地提到了下一步協商目標,包括貨運包機直飛、兩會互設辦事處以及合作勘探兩岸海域的油氣,等等。從雙方提出的議題來看,臺北方面的期待似乎更為迫切一些,表明經過八年虛耗之後,臺灣在經濟上對大陸有更多的需求,要借助大陸來恢復經濟元氣和增長趨勢。

  臺灣與大陸日益接近,包括在能源開發等方面開展合作,對亞太地區的經濟迴圈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以中國大陸經濟規模之大、成長之快速,這種前所未有的兩岸經濟整合,必然會牽動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原有發展戰略。但在總體上,它勢必會給整個區域的經濟互動注入新的活力。反過來看,通過與大陸的互動,臺灣實際上也就能間接乃至直接地參與到區域經濟的迴圈和互動中。

  社論說,當然,兩岸經濟和政治關係的持續改善,無疑會受到美、日兩國的密切注視。在李登輝執政時期,每當兩岸關係稍微變暖時,島內外總會出現某種敏感的事端,使雙邊關係急轉直下。直到今天,人們也許還會心有餘悸。從目前看,中國與美日兩國的關係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勢頭,只要兩岸持續地培養和積累互信,擴大實際利益的交織面,雙方今後就有能力防止忽冷忽熱、大起大落的狀況。

  社論最後指出,兩會恢復正常交往來之不易,兩岸政治當局應該繼續用誠意和互信予以“保駕護航”。既然都遵守“九二共識”的政治默契,雙方就必須避免過多、過早和過深地觸及敏感的高端政治議題,而應該腳踏實地處理關乎經濟、發展、民生等低端政治議題。在事務性問題上,雙方必須不斷地有所作為;而在政治課題上,無需操之過急。把腳下的每一步走好,其他暫時無法談攏的問題,就讓時間去慢慢解決。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