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劉“內閣”上周接連兩天召開財經會議,希望能對全球股災所引發的危急情勢做些因應。稍後宣佈幾項重大措施,想要挽救投資人的信心。其中較受人矚目的,就是鼓勵約八兆元的保險業等資金投入股市,也要引導資金投入愛臺十二建設,希望能擴大內需、提升景氣。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社論說,這些財經猛藥能不能對低迷的股市發揮效果,可能看本週盤勢表現即知端倪。我們當然希望臺灣經濟能振衰起疲,但也要在此對“內閣”財經官員給些建議,希望他們能將這些思考納入未來施政佈局之中。
社論指出,這一波全球經濟不景氣,絕大部分是國際因素所致,島內政策倒未必有什麼根本性的偏差。此處所謂國際因素,當然是指原油價格、原物料價格的飆升。伴隨著這些衝擊,也使得島內的油電價上揚、使用油電生產的產品價格上漲。簡言之,此次衝擊臺灣經濟的根本原因,是國際市場中原物料等“可貿易財”的漲價。由於中國與印度的建設甚殷,其原物料需求孔急,故此波國際漲價之風似無稍歇之勢。因此,臺灣當局面臨的挑戰似乎才方興未艾。劉“內閣”在這個階段就大動作以資金挹注股市,恐怕得承擔過早子彈耗竭的危險,在操作上必須格外謹慎,以免在後繼浪頭迎面而來時,失去了浮游換氣的彈性。
更令社論關注的,其實是劉“內閣”所揭示的擴大內需與愛臺十二項建設。坦白說,今日的臺灣經濟情勢與馬蕭競選時已有所不同,因此馬蕭競選時所提愛臺十二項建設的內容與方向,都必須要有所調整。
在大約半年前馬蕭推出愛臺十二項建設時,臺灣的經濟數據確實呈現出民間投資趨緩、政府建設停滯、消費信心不足等徵兆。面對這樣的內需不足,馬蕭團隊提出凱因斯學派“擴大政府投資”式的愛臺十二項建設藍圖,基本上是個正確的方向。但是在半年前,國際油價每桶還不到一百美元,雖然大家感受到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壓力,顯然還構不成物價膨脹的危機。但是今天,國際經濟情勢已經產生了重大變化。國際原油每桶漲破一百四十美元,西方國際股市狂瀉,儼然已有物價膨脹風雨欲來之勢。這個時候,劉“內閣”恐怕需要定下心來,重新檢視擴大內需政策的方向與內涵。
社論認為,需要提出三個方向的思考:
一、政府公共投資確實是要做的事,但是其內容似乎應該尋找適當的主軸。不論是馬蕭愛臺十二項建設或日前推出的擴大內需方案,基本上都是單純的刺激需求面,將臺灣的總和需求往上推。但是面對原物料上漲的供給面萎縮,其實政府的投資與支出都可考慮轉向,優先投注于“可以舒緩供給萎縮”的產業。例如,政府公共支出如果較集中于公家單位加裝太陽能發電板、地方政府修建腳踏車專用道、補助計程車改裝瓦斯、興建地方節能休憩設施等,則在擴大政府支出、提升需求的同時,也舒緩了油電漲價供給面萎縮的壓力。這是當局因應供給面蕭條所必須要做的支出調整。
二、“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與經建部門的財政政策之間,必須要有更密切的協調。目前的情況是:政府擴大內需的支出增加,卻又用調高利率的方式壓縮貨幣供給,其結果必然是民間投資減少、政府投資增加。這種對官方、民間支出互相矛盾的提抑方式,恐怕是難以自圓其說的。劉“內閣”的兩個相關部門前一天將總和需求往下壓、後一天再宣示要將它往外推,確實是需要好好檢討。
三、既然此次物價膨脹之風是來自於國際,則為了減少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的壓力,可以考慮的政策手段之一就是匯率。匯率政策在短期間只會影響進口品的物價,但不會影響島內其他商品價格,就衝擊面而言或許比全面式的貨幣政策來得有彈性。當然,匯率政策也會影響進出口,也會有別的副作用。但無論如何,這也是可以納入思考的面向。
在“內閣”之中,“政務委員”朱雲鵬是經濟發展的專家、“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是國際經貿的好手、而“副院長”邱正雄更是擔任過“央行”、“財政部”要職的老經驗。社論希望,他們能拿出經濟專業,冷靜地處理這一次的經濟危機。不論是馬上好或漸漸好,都得先沉住氣,千萬不要在混亂的情勢中失了方寸。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