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劉兆玄宣示,自即日起當局將保障民眾在所有銀行存款安全,但保費不變。稍早,“金管會”才宣佈保額由150萬倍增至300萬,臺灣《工商時報》社論認為,臺當局行政部門此一政策前後不一,有上下溝通不良之嫌,同時也顯示臺灣已成為“不收保費的保險公司”,是不折不扣的冤大頭,道德風險(moral hazard)劇增,銀行有更強大誘因胡搞,反正有當局在後面收爛攤子。因此,全額存保須明訂截止期限,不能一延再延。
社論說,綜觀“政院”決策,主因是島內民間銀行存款快速流失,而公營銀行錢滿為患。另近日各國股災持續擴大,金融股跌幅特別重,存款人非常憂心銀行踩雷、倒閉,可能擠兌自保。因此各國紛紛提高存保保額上限,形成比價效應。例如美國宣佈由10萬美元增至25萬美元。另有如愛爾蘭宣佈全額存保,立即對鄰國英國形成壓力,可能會導致英國民眾把錢存入愛爾蘭銀行或其英國分支機構。其後,希臘、德國、丹麥、瑞典、奧地利也跟進全額理賠,另歐盟存保保額亦由2萬5千歐元增為5萬歐元,以支援陷入困境銀行。
各國前述作法可說“利弊參半”。好的一面是各國當局充分體認目前國際金融局勢險峻,因此必須進行跨國金融政策協調(policy coordination),透過七大工業國(G7)或歐盟等組織協調一致行動,避免因政策方向不一,效果抵銷。另外,各國央行也紛紛同步大舉釋金,增加銀行流動性。未來還會進一步降息,例如中國大陸及臺灣已調降存款準備率及“央行”利率,澳洲甚至一次降息四碼,美國聯準會及歐洲央行估計也會跟進降息。而這些強有力的官方行動,應可避免類似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重演。
社論預料,明年起金融恐慌會逐步平息,銀行恢復仲介資金功能,這對民間投資、消費意願回升,製造業恢復活力,乃至股市、房地產止跌復蘇,至為重要。
但從壞的一面來看,各國當局的救市行動,明顯違反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原則。美歐有很多救援案例,形同採取國有化措施。包括美國當局金援AIG,出資協助摩根大通接手貝爾斯登,英國當局接手北岩、B&B及HBOS銀行,荷比盧三國接手富通銀行,德國接手第四大銀行HYPO不動產,冰島當局接管前數大銀行。如果金融風暴後經濟衰退再持續一年以上,房地產價格必然再挫跌,果爾各國當局前述救市紓困措施,會形成很大虧損,造成當局財政及納稅人沉重負擔,甚至會拖垮國庫及國家。以冰島為例,據報導該國人口僅31萬人,近年努力發展境外金融業務,成果不凡。該國GDP約140億歐元,而銀行業資產總值高達GDP的九倍,由於擴充失當,該國當局被迫接手前數大銀行,須向俄羅斯緊急求貸40億歐元,造成貨幣重貶及物價猛升,可能十年都難翻身。而且各國有錢的銀行家及待遇優渥的經理人,“玩錢”闖了大禍,竟要納稅人及升斗小民共同承擔,非常不公平。
綜上所述,社論指出,金融業因財務杠桿大,代理成本極高,不肖業者常可混水摸魚。繁榮時雖創造就業機會及部分稅收,但也拉大貧富差距。這些金融玩家闖下大禍之後,股東固然血本無歸,而且要當局接手紓困,金額達天文數字,道德風險急遽升高。臺灣新當局上任前後,一心一意想要發展臺灣成亞太金融中心,大幅增加上市公司家,這次全球金融風暴正是一個反面教材,主事者不能只見其利,卻漠視反覆發生的災難性後果。臺灣金融如果發展的好,可成另一個新加坡;發展不好將陷入今日冰島困境。另外,該報一再發表社論,要求當局依金融業風險,大幅調升存保費率,充實存保理賠基金,經此慘痛教訓,當局絕不能視而不見,讓後段班銀行坐享“不收保費的保險”。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