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澳報》今天發表評論指出,這幾天綠營的幾位“巨星”似乎都陷入神經錯亂。一方面,陳水扁在看守所著書,聲稱自己做夢將會在2012年再次參選“總統”,並以其囚衣號碼“2630”作乩一番,聲稱自己一定能夠當選,並以“地下黨中央”之勢,要求民進黨發動“罷免馬英九”。另一方面,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謝長廷互相呼應,聲稱要在馬英九就職一週年的5月19、20日,發動“罷免馬英九”的大遊行。
評論說,這3個綠營“巨星”叫嚷要“罷免馬英九”,雖然目標一致,但卻各懷不同動機,顯然是各懷鬼胎。其中陳水扁除了是要轉移人們對扁案的視線之外,更是要報馬英九2006年6月間下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啟動“罷免總統案”的“一罷之仇”,讓他也嘗嘗當年自己被國民黨鬧著要“罷免”的滋味。實際上,當時國民黨發動的“罷免總統案”是陳水扁的心頭之恨,可能比百萬紅衫軍倒扁還要招惹他仇恨。因為百萬紅衫軍是群眾運動,不能從“憲制”上動搖他繼續篡位的根基。而“罷免總統案”則是行使“憲法”和“總統選舉罷免法”的權利而為之的“憲制”行為,具有完全的法律依據及正當性。儘管當時因藍軍加上無”議席不到法定的三分之二未而未能成案,但畢竟已因藍軍議席已超過法定的四分之一門檻而使“罷免案”成議。因此,陳水扁曾經驚恐萬狀,可以說陳水扁現今指揮民進黨人“罷免馬英九”顯然是要進行“報仇”。
謝長廷叫嚷要“罷免馬英九”則是另一種私欲心態,那就是對在“總統”選戰中輸在馬英九的手中至今仍不服氣。--既然我做不成“總統”,也要把你馬英九“拉下馬”。而蔡英文叫嚷要“罷免馬英九”才算並非是出於個人私念,而是要“救黨”的政治動作。明擺著她是要借此為民進黨參加今年底縣市長選舉的選情熱身造勢,而借助失業率高,經濟低迷來煽動部分民眾的不滿,涌到臺北參加“罷免馬英九”遊行。一是要借此轉移屆時已經開審的陳水扁弊案的視線;二是可配合追打李慶安的“雙重國籍案”,提醒民眾馬英九的“綠卡”事件還沒有完結,給馬英九來個“下馬威”;三是要借此收攏因民進黨連續輸了兩場重要選舉及爆發“扁案”而已瘓散了的鬥志;四是可收攏已經流失了的民意,以阻防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再嘗敗績。--如果民進黨連縣市長選舉也慘敗,民進黨今後就將永無翻身之日,而蔡英文的政治生命也將告完結。
評論說,其實,就連陳水扁、謝長廷、蔡英文等人也知道,要循“憲制”程式來“罷免馬英九”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臺灣“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八款規定,“總統、副總統之罷免案,須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三之同意後提出,並經自由地區選舉人總額超過半數之投票,有效票過半數同意罷免,即為通過。”因此,民進黨要發動對馬英九的“罷免案”,首先就須要有29名黨籍“立委”提議,並在付諸表決時得到76名“立委”通過才可成案,交付“公民公決”。而只有27個議席的民進黨連“提議”的第一道門檻也跨不過,又如何能奢言“罷免馬英九”?
因此,陳水扁、謝長廷、蔡英文叫嚷要“罷免馬英九”,其實“罷免”並非是其真正標的,根本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只不過是要借著“罷免”的話題來分別達到轉移視線,選舉動員造勢,以及“報復”的個人目的。其中,又以選舉動員造勢的功利性最強。實際上,自民進黨連續狂輸了“立委”和“總統”兩場重要選舉,及再加上“扁案”的衝擊,綠營的鬥志已經瘓散。儘管說民進黨的基本盤還在,但面對扁案的困擾,佔基本盤較大比例的淺綠選民屆時是否會出來投票似是並不樂觀。尤其是縣市長選舉是地方性選舉,民進黨所擅長的宣傳戰的效益將並不會顯著,倒是國民黨所擅長的組織戰可大派用場。再加上國民黨已掌握了執政權,資源充沛,並以團結一致的姿態來挑戰已經四分五裂的民進黨,民進黨不要說是要實現蔡英文所寄望的打一場“翻身仗”,就是要保住目前的縣市長席位也不容易。因此,只有借著“罷免馬英九”的旗號收攏人心,凝聚黨意,才能避免輸得更慘。
當然,民進黨要發動“罷免馬英九”的輿論戰,也將並非是一無所獲。因為目前臺灣的經濟確是不好,甚至還“衰”過陳水扁執政時期,還預期3月過後將會有新一波失業潮,民間會將有更大的民怨。因此,5月19日、20日的“罷免馬英九”遊行估計還將是會能動員到中南部的綠民到臺北參加的,而且其氣勢還將不輸此前的兩場嗆馬遊行。這一點,倒是馬英九團隊應警惕。何況,即使民進黨在“立法院”提出“罷免案”未能成案,但提案本身就足以成為國際大新聞,必將對馬英九團隊的威信造成衝擊。馬英九不應輕忽之。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