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4日發表社評說,在成熟的民主體制,在野黨對政府政策提出批評及建言都是正常的,甚或人民對於在野黨間歇的脫序行為也稍能容忍,畢竟在野黨難有相同的資源與執政黨相抗衡,而適時的街頭示威也能提醒執政者人民不同的聲音。但以這樣的標準來檢驗民進黨當前的“兩岸政策”,卻令人有“今夕不知何夕”的錯覺,他們無緣由的改變立場,又如何讓臺灣人民對該政黨產生信心,願意將臺灣交給他們治理呢?
就拿眼前火熱的兩岸經濟議題來說,不論是“兩岸經濟合作協議”(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CECA)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基本上都是希望能解決臺灣即將面對的“東盟加一”或“東盟加三”所帶來的衝擊。正當東亞各國或地區相繼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以促進更緊密的區域經濟合作之際,臺灣執政的國民黨卻繼續受困於民進黨“愛臺vs.賣臺”的政治口水而不能大力推動對臺灣有利的經貿政策。
在野黨當然負有職責來監督當局施政,以彌補執政黨不足之處;但任何建議皆須務實且符合臺灣整體利益,才是人民想看到的。現在的民進黨就陷入了“只要是馬英九的政策,就一概反對到底”及“逢中必反”的思維而不自知。這也是為何民進黨支援度至今仍如此偏低之故。
民進黨一再強硬要求,與中國大陸的任何協議,不論是CECA或ECFA皆應先經過“立法院”的審查才得以與大陸簽署,否則綠營將會走上街頭以示抗議。坦白說,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對部分不明國際事務的臺灣人來說的確有相當的說服力。然而,如果我們以蔡英文過去的言論來檢驗當前民進黨的說辭,就知道這樣的要求根本與事實不符,更坐實了民進黨一貫“為反對而反對”的立場仍未改變。
社評指出,在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蔡英文也認為,任何協議都不可能先經由“立法院“審查才跟他國或地區討論;有豐富涉外經驗的她應該也明瞭這個國際通則。簡單的說,蔡英文也知道,談判應該是先簽後審。再者,為了擺脫過去“反中”的刻板印象,民進黨在執政期間,不但大幅放寬大陸農產品進入臺灣市場,比如從國民黨2000年下臺時的479項到2008年5月的1415項,增幅達33%;並誇口說兩岸經貿的來往在其執政之下更加緊密,來反駁“鎖臺政策”之說。由此推論,難道他們在當朝期間有如此大幅度的開放,與傳統產業不相干?
民進黨現在的立場為何與其當政期間的政策有如此大之差異呢?倘若民進黨有幸重回執政,又如何面對如此反覆的說辭呢?更甚者,民進黨說,如果是跟大陸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ree Trade Agreement)的話,他們就舉雙手贊成。如果民進黨認為,與大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會傷害臺灣的傳統產業,那為何自由貿易協議就不會傷害這些相關產業?根本就是政治心態作祟,而不是真正關心這些弱勢團體。就請民進黨不要再打迷糊戰,負責地向人民說清楚轉折的緣由究竟為何。
民進黨可否想過,正當國際經濟一蹶不振之際,各國和地區無不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尋求開拓市場之道。況且各地皆認為,大陸市場的復蘇將會是世界經濟再度恢復生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臺灣不設法儘早與大陸達成某种經濟協議,進而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簽署自貿協議,我們又有什麼條件能繼續吸引外來投資呢?從多數外商表明支援兩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態度,就可以看出這樣的作法實際上對臺灣的整體發展應該是利多於弊。至於對某些產業會造成衝擊,當然是當局在擬定協議草案的同時必須優先考慮補助的。
社評最後說,根據島內近期的民意調查顯示,多數臺灣民眾仍不清楚CECA或ECFA的意涵為何,而且在泛綠陣營的推波助瀾之下,將近半數受訪者也認為該協議應經過民眾“公投”決定,這是臺當局的失職。一般而言,深刻的政策辯論和公民參與是民主地區在政策決定的必經之路,正在民主政治初期階段的臺灣,兩黨更應該有耐心及決心,攜手合作,讓任何政策制訂過程都能獲得最大的社會認同。既然馬英九已經多次向蔡英文主席伸出橄欖枝,蔡主席也應該考慮與臺灣最高領導人會面,尋求兩黨合作的契機,共同研商如何度過此時的經濟風暴,這才是臺灣之福、人民之幸。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