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稱,隨著島內失業率頻創新高,“尼特族”也越來越多,比起其他地區,顯得格外嚴重,如果無法有效紓解,不只浪費勞動資源,影響經濟成長,更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社評說,所謂的“尼特族”(NEET),一般是指不升學、不就業也不接受職業訓練的年輕族群,通常發生在發達地區和經濟高度成長的社會,無論歐美或亞洲都有,或被稱為“歸巢族”、“啃老族”、“禦宅族”、“宅男腐女”等,其名稱雖異,但不事生產,完全仰賴父母維生,則是完全一樣的。
過去臺灣並未針對“尼特族”特別調查,但近年來,其人數不斷增加,去年島內“尼特族”已經攀升到18萬5千人,佔青少年的比例,甚至超越日本,預料今年還會更加嚴重。
社評認為,“尼特族”之所以值得重視,主要他們都是適齡工作主族群,不就業形同勞動資源的浪費,對經濟發展當然不利;而且“尼特族”的增多,也代表教育資源的浪費,以2005年度為例,臺灣地區將近有3萬4千名大學畢業生與3千多名碩士畢業生,畢業一年後仍然未曾就業或待業中,時隔3年,這種狀況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者,由於“尼特族”長期依賴父母,一般中產階級在景氣好的時候,或許還能應付,一旦碰到景氣不好,家長工作不保,這些長期不曾工作又無意願工作的“尼特族”,既失去工作與適應社會的能力,又無法分擔家庭責任,就會變成累贅,親子關係與家庭氣氛當然越來越壞,類似骨肉相殘、或是弒親、或是自殺,種种家庭悲劇就隨之而生。
社評指出,根據研究,大多數的“尼特族”,其抗壓性、受挫性及穩定性都不足,學歷與能力也不稱,人際關係欠佳,針對這些人格特徵,以往世界各地多半採取擴張就業、加強職業訓練等措施,甚至以強制手段,迫使“尼特族”進入社會,但在經濟長期低迷的狀況下,此種作法往往導致“尼特族”對於社會秩序造成更嚴重的威脅,因此目前世界各地普遍採取鼓勵與強制並行的方式,例如日本,除了官方建立與“尼特族”的溝通管道,鼓勵“尼特族”進行就業體驗,培養“尼特族”自我肯定的態度,2005年且編列810億日元進行“年輕人自力計劃”,民間也設立專門為“尼特族”就職的網站;英國則強制規定從2013年開始,16歲的民眾,除非每週工作20小時,或上課超過一天者,都有義務接受每週至少16小時與工作相關的訓練;同時也規定政府必須提供足夠的學徒機會,使每個依法必須工作的青年,都有足夠的地方可以受訓;政府並提供補助金,鼓勵薪水不滿30英磅的青年繼續受訓。
社評最後總結說,臺灣地區在去年已啟動“搶救年輕人失業計劃”,但效果不彰;教育主管部門推動的“公費買單、企業用人”的大專畢業生實習方案,原本預計讓33500人上工,但即使加上“勞委會”協助,目前也不到8000人;主要是目前的當局措施,多半是短期性、補救性質,而且是小眾化,未來應該借鏡美國、日本、英國等地的做法,在就業輔導訓練之外,也應建立溝通管道;學校教育則應培養就業能力;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父母都應該體會“愛之適足害之”的道理,不要讓孩子過度依賴,也不要無限期、無限制供應子女的花費,否則“尼特族”永遠無法解決。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