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平洋電線電纜集團前董事長孫道存與新婚妻子吳逸萍的新聞又再度引人注意,臺灣《新生報》7日刊發社論說,這次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是一個宣佈破產、欠臺稅務主管機關大筆債的人,為何仍能揮霍無度,住豪宅、買奢侈品,可是臺當局竟然拿他沒轍?
社論說,孫道存再婚娶“嫩妻”經披露後,媒體花了不少功夫追蹤報道,“八八水災”前曾喧騰好一陣子,如今“兩人恩愛”畫面再次被捕捉。這位“老人家”和比自己女兒還年輕的女子十指緊扣逛街血拼,具有十足的新聞價值,卻也是對臺灣社會到底是不是公平社會的一種天大諷刺。
這位家道中落的“前董事長”,何德何能與新婚嬌妻“相當恩愛”,外人實不得而知,但給外界的印象,他仍供得起高級餐廳、奢侈品專櫃與按摩店等名流般的消費開銷。眾所週知,在香港就不能如此這般,一旦民眾聲請破產,對破產人的生活花費就會給予嚴格限制。然而,孫道存夫妻生活的世界是臺灣,在這裡依然可以享受破產前的奢侈浮華,當媒體鏡頭拍向他時,只需用一般人都未曾提過的“高級”購物袋擋一擋即可。
社論稱,臺灣可能是一個非常不公道的社會,不僅存在貧富愈來愈懸殊的事實,一邊是很有錢人的世界,一邊是貧無立椎之地的窮人世界。甚且,我們的法規還給“保障”破產的富人永享尊榮高貴的生活,可是卻無法擔保窮人維持基本生活和做為人的應有尊嚴與安全。如果將“八八水災”受災災民同胞的實況,拿來和孫道存夫妻的生活實錄稍加對照,立即可辨我們的這點質疑,一點都不假,絕對不失真。
當然,可以再拿來與之做對比的,還有原住民和許多處在社會邊緣的弱勢族群等等,他們即使窮盡每月的精力,也不見得三餐得以溫飽,更不用談可以為子女繳得出午餐費和學費。但是,“不事生產”的孫道存夫妻何來所得,卻平日“就常到微風廣場逛街”,而且所有外出穿戴行頭皆是精品與名牌。
社論認為,如果上述的孫家現象和弱勢者圖像,絲毫改變機會都沒有,那我們幾乎要確認臺灣就已是愈來愈成熟的不公道、不公不義的社會。這種社會不顧弱勢者的尊嚴,不能創造社會流動的正面力量,無法從中正常運作產生正義和公平的因子,以致缺乏社會進步的良善迴圈,徒留資本主義殘敗冷酷的本質作祟,究竟還有什麼價值或道德,值得我們去打拼與追求呢?
孫道存“欠”臺稅務主管機關和社會很多,欠臺稅務主管機關的總金額逾3億元新台幣,而且積欠許多銀行和債權人鉅額債務,但是“法務部”在他各種負面新聞不斷被報道之後,只這麼輕輕數落:“孫道存的行為讓社會觀感不佳,已指示行‘政執行署’要妥適處理”。試問,一般升斗小民如果欠公職機關錢,或背負一些債務,能像孫道存夫妻一樣過奢華安穩又出手闊綽的生活嗎?
維護社會正義最基本的原理,在於“劣勢者利益最大化”,旨在公職機關運用政策的執行,促使社會的弱勢族群,能擁有更公平、公正的機會。但看臺灣,情況反而不是如此,處處可見“優勢者利益最大化”,即使對破產的富人也不例外,孫道存現象只是一例而已。社論最後總結說,看來臺灣要追求進步的空間委實非常大,大到有心的改革者也無能為力,不是嗎?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