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馬英九和蔡英文將針對ECFA相關議題進行辯論。由於兩岸預估在6月間就要簽署ECFA,已成為臺當局既定政策,因此辯論之舉行,不會影響兩岸推動ECFA的進程。雙方同意辯論的目的,顯然是,民進黨說ECFA是“賣臺政策”,馬當局則表示兩岸簽署ECFA是為活絡臺灣經濟。待雙方各抒己見後,就看臺灣的老百姓如何看待了。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發表透視集文章指出,兩岸簽署ECFA之重要性與急迫性,這一年多來,馬當局已不斷說明,顯而易見的壓力來自於東盟加1(中國大陸)已從今年初正式運作,臺灣若被排拒于這個區域經濟門外,出口產業便失去競爭力。特別是,可預見兩年後還會出現“10+3”,便是日本與韓國也會納入其中,臺灣如果仍未擠身入列,那東亞地區就只剩臺灣和朝鮮孤軍奮鬥了。
ECFA當然不是萬靈丹,于臺灣而言,大部分得利,難免少部分產業會受到衝擊,這方面馬當局已有了充分準備,如堅持不擴大開放大陸農產品和勞工來臺,這在甫結束的ECFA第二次會談中,大陸方面已接受了臺灣方面的要求;另外,針對受損失的部分傳統產業,當局也編列預算給予輔助,協助轉型。
現在,就看蔡英文怎麼告訴臺灣人民,ECFA為何是“賣臺政策”?如果不簽ECFA,請問還有更好且可行的政策嗎?尤為重要的是,兩岸關係是敵對好,還是和平相處好?民進黨既然對馬當局的兩岸政策無一事不反,那麼,如果民進黨執政,是否會立即緊縮,連“三通”也停止,大陸觀光客也不許來了?
文章最後說,這是一場“開放”與“鎖臺”之辯,臺灣人民需要什麼?猶待理性選擇。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