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創新、共贏”為主題的 “江蘇臺灣周暨2010(南京)臺灣名品交易會昨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800多家臺灣企業、4萬多種臺灣本土商品、50多場經貿洽談、投資合作、交流研討、展覽演出輪番登臺。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生效,兩岸的經貿合作已經由原來的單向變為雙向,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增強。
臺企搶先機
昨日,1000名臺商雲集江蘇,臺灣各大商協會的主要負責人都親率團組前來尋找商機。而就在9月15日,大陸還舉行了“遼寧臺灣周”。隨著ECFA的正式生效,兩岸經貿合作不斷加深,臺灣企業已經開始搶佔先機推銷自己的產品,推銷力度非比尋常。
臺北世貿中心董事長王志剛對媒體表示,“我們展出的項目,大部分都是ECFA早期清單的項目。我們利用這個展覽會來落實ECFA,做一個好的開始。所以今天這個展覽會我們覺得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就連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昨日也在演講中極力為臺灣產業叫好。“這次活動涵蓋的議題和地區都非常廣泛,它的成功是可以預期的,精彩也是可期的。尤其是此次臺灣名品交易會給中小企業提供了參與的機會,這是主辦單位一個非常睿智的決定。”
據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介紹,目前臺灣在大陸投資1/3在江蘇,江蘇與臺灣貿易佔兩岸貿易額1/4。僅今年上半年,江蘇又新批臺資項目527個,蘇資入島已有6個項目獲得批准;兩地貿易額達175億美元,增長78.2%。
而面對這巨大的商機,大陸方面當然不願意錯過。事實上,早在10個月前,江蘇就已在臺灣舉辦了“臺灣江蘇周”。“江蘇正在把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打造成臺灣商品進入大陸市場‘第一平臺’。”梁保華昨日透露。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ECFA簽署之前,兩岸貿易往來實際上是單向的,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的很少,ECFA的簽署打開了這個通道,同時也為臺灣優勢產業進口大陸提供了便利。“以液晶面板產業為例,在ECFA簽署之前臺灣企業進入大陸一般都是和大陸彩電企業合作,但今後臺灣企業有望在大陸設廠。”有業內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劉國深指出,大陸與臺灣各有優勢、產業關聯度高、經濟互補性強,進一步加強合作,一定能實現優勢互補、雙贏發展。
協議將落實
國臺辦主任王毅昨天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正式生效,標誌著兩岸經濟關係真正進入雙向合作,互利共贏的新階段。下一步,大陸將繼續與臺灣有關方面保持溝通,著手落實框架協議所確定的各項目標,儘快成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
另據王毅透露,依據協議,預計明年1月1日兩岸可望啟動貨物貿易早期收穫的具體實施。希望兩岸有關方面為此加緊做好準備。
作為經貿合作的成果之一,由南京市政府與臺北世貿中心、華新麗華公司合力打造的南京臺灣名品城昨天上午盛大開業。目前已有超過200家臺灣企業入駐,其中七成以上為首次進入大陸市場。
陳德銘表示,ECFA的簽署只是兩岸制度化合作的一個開端,協議生效以後,兩岸還將繼續展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護及爭端解決等4個單項協議的商談。陳德銘認為,兩岸應該抓住ECFA帶來的新機遇,加強在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等新興產業的合作。
海關總署發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臺灣在大陸設立的企業項目數已經超過8萬個,實際投資金額超過了510億美元。臺灣開放大陸赴臺投資1年多來,大陸已有49家企業入島投資,投資金額1.23億美元。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