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民調顯示,高達85%民眾贊成藍綠兩黨主席馬英九和蘇貞昌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開辯論,引發藍綠互相放話叫陣。在民意和輿論的雙重壓力下,藍綠或許會借助媒體,循2010年馬英九蔡英文辯論兩岸ECFA的模式,辦一場馬蘇辯論。海峽之聲網發表錢志軍署名文章說:我們認為,事實勝於雄辯,這次辯論有望讓臺灣民眾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服貿協議,早日做出自己明知的判斷。
首先,這場辯論應該是擺事實、講道理的是非之辯,而不是巧舌如簧的“涂紅抹黑”。民進黨高調反對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的主要理由包括:兩岸簽署服貿協議是“黑箱作業”,沒有徵詢過島內業界的意見;臺灣向大陸開放服務業市場,將影響島內430萬勞工的生計;大陸雖然向臺灣開放80項,但臺灣業者是“看得到,吃不到”;政府過去簽署的18項協議,很多沒發揮功用等等。對於不了解兩岸服貿協議的人來說,民進黨的說法似乎數據確鑿,鐵證如山。但事實到底如何?這次辯論無疑是一個去偽存真的好機會。
其次,這場辯論應該是朝野協商的全新開始,而不是比拼作秀的所謂“政治大戲”。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對於此次辯論的態度很是耐人尋味:先是表示沒必要辯論,也不會參與。才過一個晚上,又改口說只怕馬英九不願意辯論,接著又提出了平面媒體退出以及媒體不得提問的附加條件。正在外界質疑蘇主席為何提出這樣的奇怪要求時,有“好事”的媒體給出了答案:原來蘇貞昌開出的條件完全是比照2010年馬英九與蔡英文有關ECFA的那場辯論。也許在蘇貞昌看來,自己真正的對手並不是國民黨的馬英九,而是民進黨的蔡英文。然而這種將黨內競爭延燒到民生議題的做法,只會混淆事件的焦點,也無益於“服貿”問題的最終解決。
更為重要的是,這場辯論應該是臺灣民眾全面了解服貿協議的一個窗口,而不是藍綠各說各話的繼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前即遭到民進黨人士的強力砰擊,包括:臺灣若干敏感性產業將會受到衝擊、數以百萬計的勞工生計會受到影響等等。然而,隨後公佈的協議內容卻明白顯示這些砰擊完全不符事實。至於大陸在協議中對臺灣開放了80項,每一項都是超WTO待遇,讓臺灣服務業提供者可以比外商更優惠的條件赴大陸投資經營,卻未看到民進黨政治人物有任何的評價。因此這場辯論無疑應該成為臺灣民眾進一步了解協議、支援協議的一次契機。
文章最的班次,所謂“真理越辯越明”,我們認為,藍綠雙方就服貿協議展開辯論符合臺灣社會大眾的期待,藍綠雙方有必要在辯論中把自己的立場和理由說清楚、道明白,還服貿協議以本來面目。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