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在去年5月29日說:“民進黨不會回過頭去搞臺獨。”上週四,民進黨發佈《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被中國大陸國臺辦指為“依然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以所謂核心價值煽動敵意和對抗”。
對此,臺灣《聯合報》15日發表社論說,蘇貞昌是不是又“回過頭去搞臺獨”了?如果不是,而是國臺辦的誤讀誤解,蘇貞昌即應出面聲明“我沒有搞臺獨”;反之,倘若國臺辦的判讀正確,蘇貞昌也當出面解釋自己為何出爾反爾,又回頭搞“臺獨”。
回應國臺辦的指控,民進黨發言人說:“民進黨的基本價值與立場不變,但政策與時調整。”並稱:“堅定的更堅定,靈活的更靈活。”(這是針對北京的“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然而,這卻正是通篇《紀要》的根本矛盾所在,因為《紀要》的基本架構即是:“臺獨更堅定,交流更靈活。”也就是:“否定憲法一中,站在鐵桿臺獨的立場上,主張與中國擴大和平交流”。
這正如要畫一個“圓形的方塊”,在邏輯及現實上皆無可能。正如天下沒有“白的黑色”與“活的死人”,因此亦不會有“堅持臺獨的兩岸靈活交流”。這個根本矛盾,正是《檢討紀要》呈現的自我矛盾。
國臺辦指《紀要》是“臺獨”,民進黨不作辯解,即是默認《紀要》本是“臺獨紀要”。柯建銘主張“凍獨”,民進黨加以否定,亦反證民進黨仍是“臺獨”。謝長廷主張“憲法共識”被排除,也反證民進黨拒絕“憲法一中”。尤其荒謬的是,經營半年的《對中政策》在上週四發佈後,蘇貞昌居然又說可在民進黨內舉行“中國政策大辯論”,那麼,半年來這5場委員會與9場華山會議,豈不皆成兒戲?請問:在“大辯論”得出結論之前,這一套“臺獨更堅定,交流更靈活”的“對中政策”究竟還算不算數?
《紀要》潛在的主軸命題是:“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然後通篇皆以“中國/臺灣”、“中國人/臺灣人”的“一邊一國”邏輯思維來進行政治推理,因而主張加強臺灣“國防軍力”、反對“外交休兵”,強調臺灣在“第一島鏈”的角色;甚至在論及兩岸經濟交流的“堆砌文字”中(謝長廷語),也不忘回過頭來提醒兩岸經貿將促成“國民黨舊有的威權國家資本主義的復辟”(難道登陸的臺商富士康與八十五度C是國民黨的威權國家資本主義復辟?),及兩岸經貿對擴大社會階級化的影響(難道兩岸經貿是階級深化的唯一原因或主要原因?)。再者,《紀要》又主張加入TPP及RCEP,亦更彰顯民進黨反對《服貿協議》的無理取鬧(臺灣若欲參加TPP或RCEP,哪一個躲得過“中國因素”?民進黨想在《服貿協議》堵住的“中國因素”,若到了TPP或RCEP,恐怕更加擋不住)。
此篇《對中政策檢討紀要》,文字充滿“文革風情”,色厲內荏,理不直而假裝氣壯。這是一篇被國臺辦指為“頑固臺獨”的對中國宣戰檄文,當然也是一篇觸發民進黨“對中政策內戰”的開戰公告。而在實務上,《紀要》又倒退至“應該積極凝聚臺灣內部的共識做為兩岸對話基礎”,正可顯示,“臺灣共識”迄今仍是不知所云,而尚待“凝聚”。然則,民進黨居然堂皇隆重推出一部“迄無共識/尚待凝聚”的“對中政策”,這是自欺欺人,或自娛娛人?
世無“圓形的方塊”,亦無“方形的圓圈”,也不可能有“堅持臺獨的兩岸靈活交流”。民進黨主張“靈活交流”,可見氣虛;卻又“堅持臺獨”,則可見已是不能自拔。《檢討紀要》想畫出一個“圓形的方塊”,卻不是圓又不是方;方的“臺獨”被打槍,圓的交流被譏嘲。
社論認為,民進黨內部的兩岸政策辯論已經進入“深水區”。於今之計,必須回到“一中憲法的中華民國”,不要再搞《臺灣前途決議文》那一套“借殼上市”。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