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中評社28日社評報道,近日來,島內反服貿風波不斷升級,令臺灣社會強烈震蕩。不但藍綠朝野對抗加劇,學生運動也被捲入其中。臺灣“立法院”、“行政院”更是史上首次被學生暴力攻佔,臺灣當局行政及議事程式幾近癱瘓,社會也因此陷入持續動蕩之中,引發兩岸及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場政治風波,表面上看似由臺灣內部對兩岸服貿協議產生分歧而引發,但實質上卻是臺灣朝野政黨鬥爭的產物。隨著藍綠雙方選舉競爭日趨白熱化,政治鬥爭的效應不斷擴大,對此次服貿風波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民進黨為了進一步打擊對手,又在背後操弄學生運動,引發更大的社會風波。反服貿運動由最初單純的經濟議題,發展成為藍綠政治鬥爭的演武場,又因學生運動的捲入而演變成規模更大的反政府社會運動,一浪高過一浪,變得愈發不可收拾。
自去年6月兩岸簽署服貿協議以來,民進黨就發動多場反制運動,包括在“立法院”強力阻撓協議過關,對服貿協議惡意歪曲,誤導輿論和公眾視聽,企圖以政治手段操弄民意。在民進黨強力反制下,服貿協議至今已躺在“立法院”超過9個月的時間,數月以來,藍綠雙方多次拉鋸,卻始終沒有結果。
隨著島內“七合一選舉”的不斷臨近,民進黨為了鞏固基本盤,爭取更多的選票支援,擴大政治版圖,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打擊政治對手,拉抬聲勢,在反服貿運動中,不惜鼓動學生運動衝擊“立法院”和“行政院”,干擾破壞國民黨正常施政,從中謀取政治利益。據媒體報道,發起此次學生運動的領袖人物,包括臺灣大學學生林飛帆、臺灣“清華大學”學生陳為廷、魏揚等人都是民進黨員,而在“立法院”內外進行現場教學的教授姚人多、李明璁、吳豪人等,也都是民進黨員。因此這場學運,完全是民進黨一手策劃和主演的政治運動。
這場反服貿運動不僅嚴重破壞了馬英九當局施政,而且對兩岸交流合作乃至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都造成了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放眼全球經濟環境,貿易自由化、投資雙向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而兩岸服貿協議,對於雙方的服務貿易領域進一步開放市場準入、推進雙向投資、深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雙贏是極為難得的契機。就在服貿協議被拖延的數月期間,大陸已經召開了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已經拉開了歷史帷幕,多項改革措施,包括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政策都已經啟動並將陸續實施。
就兩岸服貿協議本身來看,大陸依然本著“兩岸一家親”的原則,對臺灣作出了相當大的讓利。兩岸在協議中獲取的實際利益是不對等的,大陸讓利多,臺灣讓利少,服貿領域大陸對臺灣仍然是逆差。整體來看,臺灣的從業者可以從中獲取較大陸業者更多的經濟利益,這是不爭的事實。就兩岸服貿領域來看,雙方優勢互補,相輔相成,如果可以順利實現交流合作,必然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果。
然而民進黨卻不顧事實,顛倒黑白,搬弄是非,危言聳聽地將兩岸服貿協議歪曲醜化,強力反制國民黨當局推動服貿協議過關。從臺灣的角度來看,非但不能達到其宣稱的保護臺灣業者的目的,而且不論從現實還是長遠來看,臺灣服貿行業都會因服貿協議的延宕而錯過進一步發展的空間機遇。從兩岸的角度來看,如果因服貿協議不能過關而導致雙方合作受阻,那麼ECFA後續的其他協商談判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包括貨品貿易、爭端協調機制乃至於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等等諸多事項,都會受到牽連和負面影響。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