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個人私見與政黨心機 置臺灣利益於不顧

2014年03月28日 16: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生報》28日社論表示,在島內政局晦暗不明,經濟陷入嚴重停滯之際,竟又相繼發生反服貿學生與群眾佔領“立法院”甚至“行政院”也一度被攻陷的事。部分學生的此一驚人之舉,近來已多有兩極化評論,吾人不再贅述。

  倒是在臺灣陷於如此嚴重不安時,我們看到的儘是個別政治人物為私利展現的心機,政黨間惡鬥更是置臺灣于不顧。

  服貿協議在“立院”審理過程中,多的是個人私見與政黨惡聞。民進黨指責臺當局黑箱作業,借此拖延8個月使服貿無法進入實際審查,國民黨在心急之下,徑付“院會”審議,以致引起軒然大波。持平而論所謂“黑箱作業”與“密室協商”的形容均為理盲之論,因為任何雙邊談判,都有其授權空間與彈性,且也忌諱於事先讓對方知悉底線。如若服貿協議在談判之前,即在島內廣泛討論,並清楚讓大家了解所有立場,則雙方還有再協商與談判的必要嗎?民進黨曾執政8年,期間也曾簽署不少條約及協議,是否均提交公民討論?答案必是否定的,因此退回服貿協議,就公共部門而言確有其困難處。除了臺當局要面對國際公信力喪失的後果外,兩岸今後關係必舉步維艱,若以上顧慮都不在考慮之列自當別論。

  臺當局于服貿協議簽署後最大敗筆在於無法與相關團體或人民充分溝通,使各界了解服貿協議對臺灣的利與弊所在。以致傳言四起,將服貿複雜化,使民眾心生恐懼及疑慮,終致引起佔據“立院”並侵入“政院”不幸事件。同樣民進黨只會一味反對服貿,卻從未具體說出反服貿的理由。例如某條文對臺灣產業可能帶來的傷害。執政與在野黨都說不清支援及反對服貿協議的明確原因下,人民只有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觀點了,這也成了服貿迭生波折難以通過癥結所在。

  學生佔領議場,動機在於質疑服貿談判與“立院”審議過程中的正當性,並不希望滲入過多政治性。但民進黨諸巨頭卻勇於赴現場參加抗議行動。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竟在當場舉起臺中市長參選人林佳龍的手,高喊“凍蒜”,使反服貿學生傻眼。雖然蘇貞昌事後透過發言人表示,喊“凍蒜”是他失言,願意道歉,以後不會再犯。此舉卻充分暴露為一黨之私,因反對而反對的心態!在民主議事中,又如何能理性溝通?

  學生佔領“立院”議場,並一度衝進“行政院”。透過大眾傳媒報導也許表達了若干心聲,但臺當局公權力如何維護?不同意見的民眾也不在少數,則誰代表多數勢必成為羅生門,且分歧必愈來愈大。我們固尊重各項自由權,卻更不希望法治基礎被破壞。除了這一代外,我們還有千千萬代子孫,今後賴以生存的環境,必然是社會一片祥和,民主法治並行。因此不宜以個人或一黨之私,來衡量所有問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